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請廣收人才疏       呂公著

臣伏睹近詔,舉才行堪任升擢官。竊觀陛下自臨御 以來,虛心屈己,以待天下之士。士之起草茅小官而 超至顯近者,不可勝數,然猶孜孜以求賢為急,誠欲 廣收人才,無所遺棄。臣伏思自昔有為之君,不借賢 于異代,然唐虞之際,亦稱「才難」,則世固未嘗乏賢,而 人才亦不可多得。今陛下降《發中》之詔,非徒為虛文 「也。中外所舉蓋有百餘人,雖不能盡當,誠參考名實 而試用之,宜有可以塞厚望,應明指者。」臣又竊詳今 日詔意,正欲達所未達。然數年以來,天下之士,陛下 素知其能,嘗試以事,而就中閑散者尚多,恐其間亦 有才實忠厚,欲為國家宣力者,未必盡出于迂闊繆 戾而難用也。漢武帝時,公孫弘初舉于朝,以不稱旨 罷。後再以賢良舉,帝親擢為第一,不數年間,遂至宰 相。「由是觀之,人固未易知,而士亦不可忽。何則?昔日 所試,或未能究其詳,數年之間,其才業亦容有進。惟 陛下更任之事以觀其能,或予之對以考其言,兼收 博納,使各得自盡,則盛明之世,無滯才之嘆,不勝幸 甚。」

 任賢論           前人

昔成王初涖政,召康公作《卷阿》之詩以戒之,言「求賢 用吉士。」蓋為治之要,在乎任賢使能。能者不必賢,故 可使;賢者必有德,故可尊。小賢可任以長民,大賢可 與之謀國。若夫言必顧國家之利,而行足以服眾人 之心,夷險一節而終始可任者,非大賢則不能也。人 君雖有好賢之心,而賢猶或難進者,蓋君子志在於 道,小人志在於利。志在於道,則不為苟進;志在於利, 則求為苟得。忠言正論,多咈於上意,而淫辭邪說,專 媚於君心。故君子常難進,而小人常易入,不可不察 也。自古雖無道之君,莫不欲治而惡亂,然而治君少 而亂國多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書》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諸道;有言遜于汝志,必求 諸非道。」人主誠存此心,以觀臣下之情,則賢不肖可 得而知矣。

 論邪正君子小人疏      趙抃

臣聞欲治之主,得人其昌。左右前後,皆盡賢正也;謀 謨讜言,皆盡延納也。忠厚鯁亮之士,日益招徠;便佞 詭姦之徒,日益摧縮;號令風化,日益流布;朝廷中外, 日益尊安。若然,富壽之域坐躋,太平之象立見。噫!左 右前後,百不得賢正之人而為之輔翼。雖堯之癯瘠, 舜之孜孜,夏禹之克勤,文王之不暇食,末如之何也 已。漢劉向謂:「正臣進者治之表,正臣間者亂之基。」誠 哉是言也。在《易》:「君子道長,小人道消。」於卦為《泰》,其爻 云:「上下交而其志通也。」正臣非君子歟?反是,則於卦 為《否》矣。《否》之爻則曰:「上下不交而其志不通,內小人 而外君子,邪臣非小人歟?」此言為天下者宜進君子 而退小人也明矣。谷永所謂「帝王之德,莫大於知人」 者,旨哉!夫南面而聽天下也,公卿百執事雜然滿前, 孰為正,孰為邪,孰為君子,孰為小人?在聖人明視而 聰聽之,精擇而慎揀之,真偽明白,人焉廋哉?大抵輔 相樞極之任,得正人也,得君子也,然後同德而同心 也。則其下所謂邪者、小人者,靡然相與俛首帖耳以 去,而徘徊肯留者無幾矣!覽觀古昔,信史備存。有虞, 大聖人也,任十六相,世濟德美,檮杌、饕餮,流竄四裔, 民至于今,稱之亡窮。周,成哲王也,善有旦、奭,則倚之 不貳;惡有管、蔡,則誅之勿疑。故年七百而世三十也。 始皇惑高、斯之佞,不能奪忽;叔孫之才,不能與秦、嬴 之敗,曾不旋踵。元帝知恭、顯之姦,不能擯愛蕭望之 之賢,不能用,炎漢之運從而衰。下而唐太宗納房、杜、 王、魏之切議,誅侯集、張亮之兇愎,遂成貞觀之治。天 皇聽許宗之附會,戮無忌之忠良,終有易姓之禍。其 後元振、朝恩之擅權,元載、盧杞之竊位,代、德之世,其 危殆相繼,不絕如線。茲誠用人之得失,莫不繫國之 安危,間分兩塗,不可不辨。恭惟陛下以上「聖之資,御 神器之重,開納忠讜,繼承祖宗,數路以取人,一德以 求治。然而邇來日星謫見,聖躬焦勞,蝗澇為災,民力 衰竭,倉廩空窘,官冗兵驕,風俗奔競。今當治其弊,安 其危,豈一人獨運於巖廊之上而能致之哉?當此時 也,謂宜博選忠直方正能當大任,世所謂賢人端士 者,速得而亟用之,位於輔弼之列,朝夕獻替,得嘉謀 嘉猷,發為號令,天下耳目聞見,太平之治,在今日爾。 臣不勝大願,陛下宸斷不疑,舉正以卻邪,陟君子而 黜小人,有為於可為之時,無因循後時之悔,則天下 幸甚,宗廟之靈,社稷之福,此其時也。臣遠賤之跡,愚 亡所能,唯思死節一誠,上報陛下採擢覆幬之德,萬 分一二。」臣無任許國竭忠,激切待罪之至。

 任賢疏          元許衡

「賢者以公為心,以愛為心,不為利回,不為勢屈,寘之 周行,則庶事得其正,天下被其澤。」賢者之於人國,其 重固如此也。然或遭時不偶,務自韜晦,有舉一世而 人不知者,雖或知之,而當路之人未有同類,不見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