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進言,指為邪黨,以謂小人必由此彙進。」臣嘗論溫伯 之為人,粗有文藝,無他大惡,但性本柔弱,委曲從人。 方王珪、蔡確用事,則頤指如意。及司馬光、呂公著當 國,亦脂韋其間。若以其左右附麗,無所捐益,遇流便 轉,緩急不可保,誠信不為過也。若謂其懷挾姦詐,能 首為亂階,則甚矣。蓋臺諫之言溫伯則過,至為朝廷 遠慮,則未為過也。故臣願陛下謹守元祐之初政,久 而彌堅;慎用左右之近臣,無雜邪正。至于在外臣子, 以恩意待之,使嫌隙無自而生,愛戴以忘其死,則垂 拱無為,安意為善,愈久而愈無患矣。臣不勝區區,博 采公議而效之左右。伏乞宣諭大臣,共敦斯義,勿謂 「不預改更之政,輒懷異同之心,如此而後朝廷安矣。」

 再論分別邪正劄子      前人

臣今月二十二日延和殿進呈劄子,論君子小人不 可並處朝廷,因復口陳其詳,以瀆天聽。竊觀聖意,類 不以臣言為非者。然天威咫尺,言詞迫遽,有所不盡。 退伏思念,若使邪正並進,皆得與聞國事,此治亂之 幾,而朝廷所以安危者也。臣誤蒙聖恩,典司邦憲,臣 而不言,誰當救其失者?謹復稽之古今,考之聖賢之 格言,莫不謂親近君子,斥遠小人,則人主尊榮,國家 安樂;疏外君子,進任小人,則人主憂辱,國家危殆。此 理之必然,而非一人之私言也。故孔子論為邦,則曰: 「放鄭聲,遠佞人。」子夏論舜之德,則曰「舉皋陶,則不仁 者遠。」論湯之德,則曰「舉伊尹,則不仁者遠。」諸葛亮戒 其君,則曰:「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 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凡典冊所載,如此之 類,不可勝紀。至于《周易》所論,尤為詳密。皆以君子在 內,小人在外,為天地之常理;小人在內,君子在外,為 陰陽之逆節。故一陽在下,其卦為復;二陽在下,其卦 為《臨》。陽雖未盛,而居中得地,聖人知其有可進之道。 「一陰在下,其卦為《姤》」;二陰在下,其卦為《遯》。陰雖未壯, 而聖人知其有可畏之漸。若夫居天地之正,得陰陽 之和者,惟《泰》而已。《泰》之為象,三陽在內,三陰在外,君 子既得其位,可以有為,小人奠居于外,安而無怨,故 聖人名之曰《泰》。《泰》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 《泰》之時,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無失其所,天 下之安未有艾也。惟恐君子得位,因勢陵暴小人,使 之在外而不安,則勢將必至反覆。故《泰》之九三則曰: 「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竊惟聖人之戒深切詳盡,所以 誨人者至矣。獨未聞以小人在外,憂其不悅,而引之 於內,以自遺患者也。故臣前所上劄子,亦以謂小人 雖決不可任以腹心,至於牧守四方,奔走「庶務,各隨 所長,無所偏廢,寵祿恩賜,彼此如一,無跡可指,如此 而已。若遂引而寘之於內,是猶畏盜賊之欲得財而 導之於寢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開之以坰牧,天下 無此理也。且君子小人,勢同冰炭,同處必爭,一爭之 後,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擊之難 去;君子潔身重義,知道之」不行,必先引退。故古語曰: 「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蓋謂此矣。昔先皇帝以聰 明聖智之資,疾頹靡之俗,將以綱紀四方,追跡三代。 今觀其設意,本非漢、唐之君所能髣髴也。而一時臣 佐不能將順聖德,造作諸法,率皆民所不悅。及二聖 臨御,因民所願取而更之,上下欣慰。當此之際,先朝 用事之臣,「皆布列於朝,自知上逆天意,下失民心,徬 徨踧踖,若無所措。朝廷雖不斥逐,其勢亦自不能復 留矣。尚賴二聖慈仁,不加譴責而宥之于外,蓋已厚 矣。今者政令已孚,事勢大定,而議者惑於浮說,乃欲 招而納之,與之其事,欲以此調停其黨。臣謂此人若 返,豈肯徒然而已哉!必將戕害正人,漸復舊事,以快 私忿。人臣被禍,蓋不足言,而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 蓋自熙寧以來,小人執柄二十年矣,建立黨與,布滿 中外,一旦失勢,睎覬者多,是以創造語言,動搖貴近, 脅之以禍,誘之以利,何所不至?」臣雖不聞其言,而概 可料矣。聞者若又不加審察,遽以為然,豈不過甚矣 哉!臣聞管仲治齊,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 怨言。」諸葛亮治蜀,廢廖立、李嚴為民,徙之邊遠,久而 不召。亮死,二人皆垂泣思亮。夫駢、立、嚴三人者,皆齊、 蜀之貴臣也。管、葛之所以能戮其貴臣而使之無怨 者,非有他也,賞罰必公,舉措必當,國人皆知其所與 之非私而所奪之非怨,故雖仇讎莫不歸心耳。今臣 竊觀朝廷用捨施設之間,其不合人心者尚不為少。 彼既中懷不悅,則其不服固宜。今乃直欲招而納之, 以平其隙,臣未見其可也。《詩》曰:「無競維人,四方其訓 之。」陛下誠以異同反覆為憂,惟當久任才性忠良、識 慮明審之士,但得四五人,常在要地,雖未及皋陶、伊 尹,而不仁之人知自遠矣。故臣願陛下斷自聖心,不 為流言所惑,毋使小人一進,後有噬臍之悔,則天下 幸甚,天下幸甚!臣既待罪執法,若見用人之失,理無 不言,言之不從,理不徒止。如此則異同之跡,益復著 明,不若陛下早發英斷,使彼此泯然無跡可見之為 善也。臣受恩深重,輒敢先事獻言,罪合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