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刑不試而民咸服。《大雅》曰:『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子曰:有國家者,章善癉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詩》 云:「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子曰:「大臣不親,百姓不寧,則忠敬不足而富貴已過 也;大臣不治而邇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 之表也;邇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謀 大,毋以遠言近,毋以內圖外,則大臣不怨,邇臣不疾, 而遠臣不蔽矣。」葉公之《顧命》曰:「毋以小謀敗大作。毋 以嬖御人,疾莊后;毋以嬖御士,疾莊士大夫卿士。」

大全藍田呂氏曰:「此章言大臣不信,而小臣之比,國之大患也。《傳》曰:『不使大臣怨乎不以以大臣之任,國之休戚繫焉。用之斯信之矣,不信斯黜之矣,未有居其位而不信之者也』。」

管子

立政

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 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故國有德 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位;功力未見於國者, 則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 官。故德厚而位卑者,謂之過,德薄而位尊者,謂之失。 寧過於君子,而毋失於小人。過於君子,其為怨淺;失 「於小人,其為禍深。」是故國有德義未明於朝而處尊 位者,則良臣不進;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 勞臣不勸;有臨事不信於民而任大官者,則材臣不 用。三本者審,則下不敢求;三本者不審,則邪臣上通, 而便辟制威。如此,則明塞於上,而治壅於下,正道棄 捐而邪事日長。三本者審,則便辟無威於國,道塗無 行禽,疏遠無蔽獄,孤寡無隱治。故曰:「刑省治寡,朝不 合眾。」

九守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也; 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也;以天下之心慮,則無不 知也。輻輳並進,則明不塞矣。

形勢解

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 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而責 必備。夫慮事定物,辯明禮義,人之所長而蝚蝯之所 短也;緣高出險,蝚蝯之所長而人之所短也。以蝚蝯 之所長責人,故其令廢而責不塞。故曰:「墜岸三仞,人 之所大難也,而蝚蝯飲焉。」明主之舉事也,任聖人之 慮,用眾人之力,而不自與焉,故事成而福生。亂主自 智也,而不因聖人之慮,矜奮自功,而不因眾人之力, 專用己而不聽正諫,故事敗而禍生。《故》曰:「伐矜好專, 舉事之禍也。」

明主不用其智而任眾人之智,不用其力而任眾人 之力,故以聖人之智思慮者,無不知也;以眾人之力 起事者,無不成也。能自去而因天下之智,力起則身 逸而福多。亂主獨用其智而不任眾人之智,獨用其 力而不任眾人之力,故其身勞而禍多。故曰:「獨任之 國勞而多禍。」

版法解

凡人君所以尊安者,賢佐也。佐賢則君尊,國安民治; 無佐則君卑,國危民亂。故曰:「備長存乎任賢。」

明法解

「明主之擇賢人也,言勇者試之以軍,言智者試之以 官,試於軍而有功者則舉之,試於官而事治者則用 之。故以戰功之事定勇怯,以官職之治定愚智。故勇 怯愚智之見也,如黑白之分。」亂主則不然,聽言而不 試,故妄言者得用;任人而不官,故不肖者不困。故「明 主以法案其言而求其實,以官任其身而課其功,專」 任法,不自舉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國也,使法擇人。」 不自舉也。

孔子家語

五儀解

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欲論魯國之士與之為治,敢 問如何取之?」孔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 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乎?」曰:「然則章甫、 絇履、紳、帶搢、笏者,皆賢人也。」孔子曰:「不必然也,丘之 所言,非此之謂也。夫端衣元裳,冕而乘軒者,則志不 在於食焄;斬衰菅菲,杖而歠粥者,則志不在於酒肉。 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謂此類也。」 公曰:「善哉!盡此而已乎?」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 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 公曰:「敢問如何斯可謂之庸人?」孔子曰:「所謂庸人者, 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其 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闇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 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公曰:「何謂士人?」孔子曰:「所 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 必有率也;雖不能備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