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以亡也。」每讀至此,未嘗不掩卷太息,以謂鄙夫固陋,

燭理不明,人之所非反以為是,眾之所惡反以為美, 此乃愚者偏暗之常態,固不足論。若夫能知天下之 善惡,如辨黑白而無疑惑之心,蓋非智者有所不及。 然而《郭君》反以此而亡國,其故何也?夫郭君能知善 之為善,惡之為惡,則不可謂之不智。特以其見善而 不能用,使君子無以自立;知惡而不能去,使小人得 以成朋。因循積累,其害遂至於亡國。然則有天下者, 可不視此以為戒乎?

華陽范氏曰:「才有君子之才,有小人之才。古之所謂 才者,君子之才也;後世之所謂才者,小人之才也。高 陽氏有子八人,天下以為才,其所以為才者,曰齊聖、 廣、淵、明、允、篤、誠。高莘氏有子八人,天下以為才,其所 以為才者,曰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周公制禮作樂,孔 子以為才。然則古之所謂才者,兼德行而言也;後世」 之所謂才者,辯給以禦人,詭詐以用兵,僻邪險詖,趨 利就事,是以天下多亂。職斯人之用於世也。在《易》·《師》 之上六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小人勿用,必亂 邦也。」《未濟》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王者 創業垂統,敷求哲人,以遺後嗣,故能長世也。豈以天 下未定,而可專用小人之才與?

人君勞於求賢,逸於任人。古者「疇咨僉諧,然後用之。」 苟得其人,則任而勿疑,乃可以責成功。

明君用人而不自用,故恭己而成功,《多疑》之君自用 而不用人,故勞心而敗事。自古征伐,或勝或負,多由 於此二者矣。

「自古君子易疏,小人易親。蓋君子難於進而果於退, 小人不恥於自售而戚於不見知,其進也無所不至。 人君一為所惑,不能自解,鮮有不至禍敗者也。」 豫章羅氏曰:「名器之貴賤以其人,何則?授於君子則 貴,授於小人則賤。名器之所貴,則君子勇於行道而 小人甘於下僚;名器之所賤,則小人勇於浮競而君 子恥」於求進。以此觀之,人君之名器,可輕授人哉? 「君子在朝則天下必治」,蓋君子進則常有亂世之言, 使人主多憂而善心生,故天下所以必治。「小人在朝」 則天下必亂,蓋小人進則常有治世之言,使人主多 樂而怠心生,故天下所以必亂。

朱子曰:「天下之治固必出於一人,而天下之事則有 非一人所能獨任者。是以人君既正其心、誠其意於 堂阼之上、突奧之中,而必深求天下敦厚、誠實、剛明、 公正之賢以為輔相,使之博選士大夫之聰明達理、 直諒、敢言、忠信、廉節、足以有為有守者,隨其器能寘 之列位,使之交修眾職,以上輔君德、下固邦本,而左」 右私褻,使令之賤,無得以奸其間者。有功則久,其任 不稱則更求賢者而易之。蓋其人可退而其位不可 以苟充,其人可廢而其任不可以輕奪,此天理之當 然而不可易者也。人君察於此理,而不敢以一毫私 意鑿於其間,則其心廓然大公,儼然至正,泰然行其 所無事而坐收百官眾職之成功。一或反是,則為人 欲私意之病。其「偏黨反側,黯黮猜嫌」,固日擾擾乎方 寸之間,而姦偽讒慝,叢脞眩瞀,又將有不可勝言者, 此亦理之必然也。

尋常之人,將欲屬人以一至微至細之事,猶必先為 規模,使其盡善,然後所屬之人有所持循,而不失吾 之所以屬之之意,況有天下者將以天下至大之事 屬之於人,而不先為盡善可守之規以授之乎? 伏節死義之士,當平居無事之時,誠若無所用者,然 古之人君所以必汲汲以求之者,蓋以如此之人,臨 患難而能外死生,則其在平世必能輕爵祿;臨患難 而能盡忠節,則其在平世必能不詭隨。平日無事之 時得而用之,則君心正於上,風俗美於下,足以逆折 奸萌,潛消禍本,自然不至真有伏節死義之士。非謂 必知後日當有變故,而預畜此人以擬之也。惟其平 日自恃安寧,便謂此等人材必無所用,而專取一種 無道理、無學識、重爵祿、輕名義之人以為,不務矯激 而尊寵之,是以綱紀日壞,風俗日偷,非常之禍,伏於 冥冥之中,而一旦發於意慮之所不及。平日所用之 人,交臂降叛,而無一人可同患難,然後前日擯棄流 落之人,始復不幸而著其忠義之節。以天寶之亂觀 之,其將相、貴戚、近幸之人,皆已頓顙賊庭,而起兵討 賊,卒至於殺身滅族而不悔。如巡、遠杲卿之流,則遠 方下邑,人主不識其面目之人也。使明皇早得巡等 而用之,豈不能消患於未萌?巡等早見用於明皇,又 何至真為「伏節死義」之舉哉!

自古君子小人,雜居並用,非此勝彼,即彼勝此,無有 兩相疑而終不決者,此必然之理也。故雖舉朝皆君 子,而但有一二小人雜於百執事之間,投隙抵巇,已 足為患,況居侍從之列乎?況居丞弼之任,而潛植私 黨,布滿要津乎?蓋二三大臣者,人主之所與分別賢 否,進退人才,以圖天下之事,自非同心一德,協恭和 衷,彼此坦然,一以國家為念,而無一毫有己之私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