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1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可不慎,待用者予取予求。勸農勉人,咸委循良之德;

處煩理劇,悉資濬哲之謀。豈不以官人者一人之股 肱,兆民之綱紀。厥用也雖各司其局;厥功也蓋同歸 于理。非其人則貽民之憂,得其人則致君之美。」是故 每孜孜于仄席,憂在進焉,俾濟濟以盈,庭野無遺矣。 蓋以非賢不乂,得士則昌。度其才而後用,授其政而 必當。上以見知人之道,下以見稱職之方。亦如大廈 搆成,惟美材而是取;良工制作,得利器而允臧。自然 讒邪知禁,惟君子之是任;政教昭宣,致王業之不愆。 庶類咸若,群方晏然。其或未精,黜陟弗辨媸妍素餐 之誚必作,《嘉魚》之詠莫傳。曷若我命以鈞衡,乃負鼎 之明哲;升乎諫諍,必及霤之忠賢。大哉!考古典之訓 謨,覽前王之取捨。巍巍堯帝,得五臣而洽域中;赫赫 軒皇,用六相而光天下。故我后法二帝之垂衣,舉多 賢者。

 為君難論上        歐陽修

《語》曰:「為君難者,孰難哉?蓋莫難于用人。」夫用人之術, 任之必專,信之必篤,然後能盡其才而可共成事。及 其失也,任之欲專,則不復謀於人而拒絕群議,是欲 盡一人之用而先失眾人之心也。信之欲篤,則一切 不疑而果於必行,是不審事之可否,不計功之成敗 也。夫違眾舉事,又不審計而輕發其百舉百失,而及 於禍敗,此理之宜然也。然亦有幸而成功者,人情成 是而敗非,則又從而贊之,以其違眾為獨見之明,以 其拒諫為不惑群論,以其偏信而輕發為決於能斷, 使後世人君慕此三者以自期,至其信用一失而及 於禍敗,則雖悔而不可及,此甚可歎也。前世為人君 者,力拒群議,專信一人而不能早悟,「以及於禍敗者 多矣,不可以遍舉,請試舉其一二。昔秦苻堅,地大兵 強,有眾九十六萬,號稱百萬,蔑視東晉,指為一隅,謂 可直以氣吞之耳。然而舉國之人,皆言晉不可伐,更 進互說者,不可勝數。」其所陳天時人事,堅隨以強辨 折之,忠言讜論,皆沮屈而去。如王猛、苻融,老成之言 也,不聽。太子宏少子詵至親之言也,不聽沙門道安, 堅平生所信重者也,數為之言,不聽;惟聽信一將軍 慕容垂者。垂之言曰:「陛下內斷神謀足矣,不煩廣詢 朝臣,以亂聖慮。」堅大喜曰:「與吾共定天下者,惟卿耳。」 於是決意不疑,遂大舉南伐。兵至壽春,晉以數千人 擊之,大敗而歸。比至洛陽,九十六萬兵,亡其八十六 萬。堅自此兵威沮喪,不復能振,遂至於亂亡。近五代 時,後唐清泰,帝患晉祖之鎮太原也,地近契丹,恃兵 跋扈,議欲徙之於鄆州,舉朝之士皆諫以為未可,帝 意必欲徙之,夜召常所與謀樞密直學士薛文遇問 之,以決可否,文遇對曰:「臣聞作舍道邊,三年不成,此 事斷在陛下,何必更問群臣。」帝大喜曰:「術者言我今 年當得一賢佐助我中興,卿其是乎!」即時命學士草 制,徙晉祖於鄆州。明旦,宣麻,在廷之臣皆失色。後六 日而晉祖反書至清泰帝憂懼不知所為,謂李崧曰: 「我適見薛文遇,為之肉顫,欲自抽刀刺之。崧對曰:『事 已至此,悔無及矣。但君臣相顧涕泣而已』。」由是言之, 能力拒群議,專信一人,莫如二君之果也;由之以致 禍敗亂亡,亦莫如二君之酷也。方苻堅欲與慕容垂 共定天下清泰,帝以薛文遇為賢佐,助我中興,可謂 臨亂之君,各賢其臣者也。或有詰予曰:「然則用人者 不可專信乎?」應之曰:「齊桓公之用管仲,蜀先主之用 諸葛亮,可謂專而信矣。不聞舉齊蜀之臣民非之也。 蓋其令出」,而舉國之臣民從,事行而舉國之臣民便, 故桓公、先主得以專任而不貳也。使令出而兩國之 人不從,事行而兩國之人不便,則彼二君者,其肯專 任而信之,以失眾心而斂國怨乎?

 材論           王安石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眾;患上之人不欲其眾,不患 士之不欲為,患上之人不使其為也。」夫材之用,國之 棟梁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然上之人不 欲其眾,不使其為者,何也?是有三蔽焉。其尤蔽者,以 為吾之位可以去辱絕危,終身無天下之患。材之得 失無補於治亂之數,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於敗 亂危辱,此一蔽也。又或以謂「吾之爵祿富貴足以誘 天下之士,榮辱憂戚在我,是吾可以坐驕,天下之士 將無不趨我者」,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一 蔽也。又或不求所以養育取用之道,而鰓鰓然以為 天下實無材於世,則亦卒入於敗亂危辱而已,此亦 一蔽也。此三蔽者,其為患則同,然而用心非不善,而 猶可以論其失者,獨以天下為無材者耳。蓋其心非 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且人之有材能者, 其形何以異於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畫策而利害 得,治國而國安焉,此其所以異於人者也。上之人苟 不能精察之,審用之,則雖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 自異於眾,況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異能 於其身,猶錐之在囊,其末立見,故未有有其實而不 可見者也。」此徒有見於錐之在囊,而固未睹天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