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百六十四卷目錄

 聽言部彙考二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六則 高宗永徽三則 龍朔一則 總章一則 咸亨一

  則 上元一則 儀鳳一則 中宗嗣聖一則 神龍一則 元宗開元三則 肅宗乾元二

  則 上元一則 代宗廣德二則 大曆三則 德宗建中一則 興元一則 貞元五則

  憲宗元和二則 穆宗長慶一則 敬宗寶曆一則 文宗太和三則 開成三則 懿宗咸

  通一則 僖宗光啟一則

  後梁太祖乾化二則

  後唐莊宗同光三則 明宗天成一則 長興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四則

  後漢高祖開運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三則

  遼太祖神冊一則 太宗會同一則 景宗保寧一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雍熙一則 至道二則 真宗咸平四則 大

  中祥符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明道二則 康定一則 慶曆三則 嘉祐一則 英宗治

  平二則 神宗熙寧三則 元豐二則 哲宗紹聖一則 元符一則 徽宗崇寧一則 大

  觀一則 宣和一則 欽宗靖康一則 高宗建炎三則 紹興八則 孝宗隆興二則 乾

  道二則 淳熙三則 光宗紹熙二則 寧宗慶元一則 嘉泰一則 嘉定三則 理宗竇

  慶一則 端平一則 嘉熙二則 淳祐三則 開慶一則 景定二則

  金世宗大定八則 章宗明昌二則 承安二則 泰和二則 衛紹王大安一則 至寧

  一則

  元世祖至元一則 成宗元貞一則 武宗至大一則 仁宗延祐二則 英宗至治一則

  順帝至正一則

  明太祖洪武五則 惠宗建文二則 成祖永樂七則 仁宗洪熙一則 宣宗宣德一則

  英宗正統二則 代宗景泰二則 英宗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二則 孝宗弘治三則

  武宗正德二則 世宗嘉靖三則

皇極典第二百六十四卷

聽言部彙考二

高祖武德二年令群臣直言無諱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武德二年閏 二月甲辰,考群臣,以李綱、孫伏伽為上第。帝置酒高 會,奏《九部樂》於庭。高祖謂裴寂曰:「隋末無道,上下相 蒙,主則驕矜,臣唯諂佞,上不聞過,下不盡忠,至使社 稷傾危,死於匹夫之手。朕撥亂反正,念在安民平亂, 任武臣官,方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輔不逮。比每 虛」心接待,冀聞讜言。然唯李綱苦盡忠款,孫伏伽可 謂誠直,餘人猶踵敝風,俛首而已,豈朕所望哉!當以 身為嬰兒,方朕於慈父,有懷必盡,有意必申。

太宗貞觀元年令侍臣直言無諱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貞觀元年正 月謂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治;正臣事邪主,不 能致治。唯君臣相遇,有同魚水,則可得安天下也。昔 漢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劍而定天下,既而規模弘 遠,流慶子孫,此蓋任得賢人之所致也。後世稱美,不 容於口。朕雖不明,闕於學問,至夫大好大惡,容或知 之。幸諸公數相諫正。」王珪對曰:「臣聞木從繩則正,后 從諫則聖。古者天子必有諫臣七人,言不用則相繼 以死。陛卜開聖慮,納芻蕘,愚臣處不諱之朝,實願罄 其狂瞽。」太宗稱善。自是中書、門下及三品已上,入內 平章軍國,必使諫官隨之,欲其預聞政事,有所開說。 太宗虛己納之。十一月,壬戌,太宗謂侍臣曰:「隋帝性 多猜忌,上下情不相達,斯豈致治之理乎!朕今推赤 心以相付,亦望公輩以直心相向,縱有指陳深切,無 憂逆忤。」

貞觀三年以災異詔求直言。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三年六月己卯,大風拔木。壬 午,詔文武官言事。」

按《冊府元龜》:「貞觀三年五月,徐州蝗且旱。六月詔曰: 『豈賞罰不中,任用失所,將奢侈未革,苞苴尚行者乎? 文武百辟,各宜上封事,極言朕過,勿有所隱』。」

貞觀四年。以旱詔公卿言事。

按:《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四年二月丁巳,以旱詔公卿 言事。」

按《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四年秋七月甲子朔,日有 蝕之。上謂房元齡、蕭瑀曰:「『隋文何等主』?對曰:『克己復 禮,勤勞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之論 事,宿衛之人,傳飧而食。雖非性體仁明,亦勵精之主 也』。上曰:『公得其一,未知其二。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 夫心暗則照有不通,至察則多疑於物,自以欺孤寡 得之,謂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決,雖勞神苦形,未能 盡合於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復不敢直言,宰相已下, 承受而已。朕意不然。以天下之廣,豈可獨斷一人之 慮?朕方選天下之才,為天下之務,委任責成,各盡其 用,庶幾於理也』。」因令有司,詔敕不便於時,即宜執奏, 不得順旨施行。

貞觀十一年以水災詔求直言。

按《唐書太宗本紀》:「十一年秋七月癸未,大雨水,穀洛 溢。乙未,詔百官言事。」

按《冊府元龜》:十一年七月,以水災詔「文武百寮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