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1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于無廉恥禮義,非循也。豈為人子背其父,為人臣固 忠于君哉?豈為人弟欺其兄,為人下固信其上哉?陛 下雖有權柄事業,將何所寄之?《管子》曰:「四維:一曰禮, 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四維不張,國迺滅亡。」使管子 愚,無識人也則可,使管子而少知治體,則是豈不可 為寒心!今世以侈靡相競,而上無制度,棄禮義,捐廉 恥日甚,可謂月異而歲不同矣。逐利乎口耳,慮念非 顧行也。今其甚者,剄大父矣,刖大母矣,踝嫗矣,刺兄 矣。盜者慮探柱下之金,掇寢尸之簾,攓兩廟之器,白 晝大都之中,剽吏而奪之金,矯偽者出幾拾萬石粟, 賦六百餘萬錢,乘傳而行郡諸侯,此其無行義之尤 至者已。其餘猖獗而趨之者,乃豕羊驅而往,是類《管 子》謂「四維不張」者與?竊為陛下惜之。以臣之意,吏慮 不動于耳目,以為是特適然耳。夫移風易俗,使天下 移心而鄉道,類非俗吏之所能為也。陛下又不自憂, 竊為陛下惜之。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禮,六親 有紀,此非天所為,人之所設也。夫人之所設,弗為立 持,不植則僵,不脩則壞。秦滅四維不張,故臣乖而相 攘,上下亂賤而無差,父子六親殃僇而失其宜,奸人 並起,「萬民離畔,凡十三歲而社稷為墟,今四維猶未 備也,故奸人冀幸而眾心疑惑矣。豈如今定經制,令 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親,各得其宜,奸人無所 冀幸,群眾信上而不疑惑哉?此業一定,世世常安,而 後有所持循矣。若夫經制不定,是猶度江河無維楫, 中流而遇風波也,船必覆矣。悲夫!備不豫」具之也,可 不察乎?

劉子

《風俗》

風者氣也,俗者習也。土地水泉,氣有緩急,聲有高下, 謂之風焉;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風有薄厚, 俗有淳澆。明王之化,當移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 以上之化下,亦為之風焉;民習而行,亦為之俗焉。楚、 越之風好勇,其俗赴死而不顧;鄭、衛之風好淫,其俗 輕蕩而忘歸。晉有唐、虞之遺風,其俗節財而儉嗇。齊 有景公之餘化,其俗奢侈以誇競。陳太姬無子,好巫 祝,其俗事鬼神祈福。燕丹結客,納勇士於後宮,其俗 侍妻妾於賓客。斯皆上之風化,人習為俗也。越之東 有轍沐之國,其人父死,即負其母而棄之,云是鬼妻, 不可與同居。其長子生,則解肉而食其母,謂之「宜弟。」 楚之南有啖人之國,其親戚死,拆其肉而埋其骨,謂 之為「孝。」秦之西有義渠之國,其人死則聚柴而焚之, 煙上燻天,謂之「昇霞。」胡之北有射姑之國,其人親戚 死,則棄之於江中,謂之「水仙。」斯皆異俗也。先王傷風 俗之不善,故立禮教以革其弊,制禮樂以和其性,風 移俗易,而天下正矣。

何垣西疇常言

《正弊》

甚矣,「風俗侈靡,而法禁不行也。泥金以飾服玩,而山 澤之產耗矣;銷錢以為器具,而鼓鑄之利蠹矣。京都 列肆,日價相夸,遠方何禁焉?王公戚里,時尚競新,士 庶何責焉?」法行而後化流,皆當自近始也。

冠、昏、喪、祭,民生日用之禮,不可苟也。在上莫為之制 節,而一聽俚俗之自為,鄙陋不經甚矣。攷古酌今,著 為一典,頒之四方,以革猥習,是當今之急務也。 三代盛時,民德歸壹,農祥祈報而已。今也祠社非時, 率斂任醵,急於官府,是豐年常若不給,一遇饑歉,則 流亡矣。上之教不明,下由之而莫知悔也,如之何而 使斯民之富庶也。

丘濬大學衍義補

《一道德以同風俗》

《易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臣按:天下之事理有同有異,同則一,異則二,惟有以一其二然後有以合其異而同焉,是故理出于天而具于人者為道、為德、為事,事在天下者有族、有物,族以類而聚,物以群而分,其聚也各以其類而合,其分也各以其形而殊,苟非在上者一之以道德,安能使其合者不苟于同而殊者不終于異哉?合者不苟于同,殊者不終于異,則咸為道德之歸。此「人所以無異心,家所以無殊俗,國所以無異政」 也。「天無不覆,而火上于天」 ,故明之所及者,廣于凡天之所覆者無不照燭,蕩蕩乎四海九州同一文明之化也。

《詩序》曰:「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

按:臣「國國自為政,家家自為俗」 者,由道德之不一也。道德之所以不一者,由乎王道衰而禮義廢、政教失也。使文武之君常存而道德之教不息,禮義興行,政教不失,上焉而君有所依據以為治,中焉而臣有所持循而輔治,下焉而民莫不守其制而不敢易,遵其化而不能違,如此則億兆家如一家,千百國如一國,「千萬世如一世」 矣。

《王制》:「天下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一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