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2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月,僶俛滯命,故有御札促焉。

天福七年,下詔求言。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七年閏 三月敕。「起今後百官每五日一度起居。日輪差定兩 員官。具所見實封以聞。」

後漢

高祖開運四年二月漢高祖即位稱天福十二年六月詔求直言

按《五代史漢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漢高祖 以晉開運四年二月即位,稱天福十二年。至六月詔 曰:「古者詢芻蕘之言,探歌詩之諷,冀求利病,以省是 非。況濟濟盈朝,謇謇就列,懷才抱器,博古知今,苟無 弘益之辭,曷表翊扶之力。起今後文武百寮,每遇後 殿起居日,仰具利濟上章以聞。次第循環,周而復始, 嘉」謀嘉猷之告,庶得聞知;可久可大之規,期於曉達。 亦聆此事,向來已行,但率皆浮言,鮮克忠告。良繇時 或拘忌,人有依違,遂使急務慎於指陳,浪語盈於章 奏,有名無實,阿旨取容。今則不然,所宜改作。凡有封 事,並可直言,無用飾辭,務存確論。輔此不逮,稱朕意 焉。

後周

太祖廣順元年詔求直言

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周太祖 廣順元年正月丁卯即位,制曰:「自古聖帝明王,莫不 好賢樂諫,是以立誹謗之木,採芻蕘之言,時之利病 罔不知,政之得失無不察,達聰明目,其在茲乎?應內 外文武臣寮,有見識灼然益於道者,許非時上章聞 達。」庚辰,又詔曰:「朕昔在側微,罔親斆學,但明軍旅之 事,安知王化之基?而天命眷求,神器自至,涉道斯淺, 何德以堪?爰念得之雖難,未若守之不易。況承敝之 後,致理尤難,蒼生未得息肩,賢者尚多鉗口。必欲使 下情上達,上情下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莫若開其 言路,詢於廷臣,冀時政之得失必論,君道之否臧必 告,自然昏蒙漸滌,聽覽有資,致於日新。其在封事,如 聞累朝舊制,咸令轉對上書,百辟相循,五日為准。」然 或權臣惜短,時主多猜,敢不深切為言,恐以傷觸獲 戾。至有搜羅鄙事,蔓延虛辭,徒牽率以為勞,於裨補 而何取?朕猥惟涼德,肇啟丕圖,矻矻覽於萬幾,未能 廣其庶績;兢兢念於百姓,何以致之小康?寅畏以居, 思慮為疾,實賴黎獻,誨「以讜言。一則究邦國之規模, 一則觀卿士之才器。且採搢紳之議,不亦愈於芻蕘 之詞;詢賢哲之謀,不亦愈於工瞽之諫。應在朝文武 百寮,凡有所見益國利民之事,並可實封而奏,詣閤 門進納。即不可尚習餘風,更循舊轍,無益於理者勿 說,不濟於時者勿書。」縱使指朕之非,攻朕之短,自當 改過不吝,豈但從諫如流。如或武班中有,出自戰功, 不親儒墨,苟有殊見,安得惜言?固可假手直書,豈在 屬文麗藻。至於藩侯郡牧,當切務於安時,蠹於政者 必知,利於民者必曉。但關弘益,悉可敷聞。朕今諭此 至懷,固非掠其虛美,志在得畫一之道,成可久之規。 濟濟英翹,無辭貢直。事有短者不責,理有長者必行。 但存輔翼之心,勿以逆鱗為懼。咸在中外,宜副朕心。

世宗顯德元年下詔求言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顯德元 年三月詔曰:「文武班列,親近臣寮,愛國誠堅,致君心 切。苟或聞朕躬之過失,睹時政之否臧,無惜敷陳,以 補寡昧。苦口良藥,逆耳忠言,裨益茲多,翹佇惟切。今 後內外臣寮,或有所見,及有所裨贊,可具實封章表 以聞。或欲面對,便仰閤門司非時引見。」

顯德二年,御札「求直言。」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顯德二年春二月,御札求直 言。」

按《冊府元龜》,二年二月詔曰:「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 善處身者,不能無過失。雖堯、舜、禹、湯之上聖,文、武、成、 康之至明,尚猶思逆耳之言,求苦口之藥,何況後之 人不逮哉!朕承先帝之靈,居至尊之位,涉道猶淺,經 事未深,常懼昏蒙,不克負荷。自臨宸極,已過周星,至 於刑政取舍之間,國家措置之事,豈能盡是?須有未」 周,朕猶自知,人豈不察?而在位者未有一人指朕躬 之過失,食祿者曾無一言論時政之是非,豈朕之寡 昧不足與言邪?豈人之循默未肯盡心邪?豈左右前 後有所畏忌邪?豈高卑疏近,自生間別邪?古人云:「君 子大言受大祿,小言受小祿。」又云:「《官箴》王闕。」則是士 大夫之有祿位,無不言之人。然則為人上者,不能感 其心而致其言,此朕之過也。得不求《骨鯁》之辭,詢正 直之議,共申裨益,庶洽治平。朕於卿大夫,才不能盡 知,面不能盡識,若不採其言而觀其行,審其意而察 其忠,則何以見器略之淺深,任用之當否?若言之不 入,罪實在予,苟求之不言,將誰執咎?應內外文武臣 寮,今後或有所見所「聞,並許上章論諫。若朕躬之有 闕失,得以盡言;時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隱。方求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