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46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繼以危言,及群臣伏文華門以待。上悉覽其奏,懇請 於皇太后,自巳至申,稍見從遂。出數奏,同辭,批云:「卿 等所言,皆合朕意,合葬之禮,蒙允行矣。」於是文武群 臣始退。上大行慈懿皇太后尊諡曰孝莊皇后。 成化二十三年,上皇太后周氏徽號。孝宗即位,尊皇 后王氏為皇太后,又追尊淑妃紀氏為太后。詔議享 禮,並如奉先殿之儀。

按明《昭代典則》,成化二十三年四月,尊皇太后周氏 聖慈仁壽皇太后。八月己丑,上崩於乾清宮。九月壬 寅,皇太子即皇帝位。冬十月,尊皇后王氏為皇太后。 十一月,尊諡母淑妃紀氏為孝穆慈惠恭恪莊僖崇 天承聖皇太后,祔葬茂陵。詔議享禮。禮部侍郎倪岳 議曰:「《周禮春官》大樂之職,歌仲呂,舞大濩,以享先妣」, 謂姜嫄也,是帝嚳之妃,后稷之母,故特立廟以祭之。 在宋則元德、懿德二皇太后俱有別廟之享,章獻、章 懿二皇太后遂有奉慈之建,每歲五享,四時薦新上 食,並同太廟。茲者恭遇孝穆慈惠恭恪莊僖崇天承 聖皇太后祔葬茂陵,所有神主宜於奉先殿旁近宮 室改為別廟,以禮安奉,歲時祭享,悉「如太廟奉先殿 之儀。仍乞敕奉遷官於祔葬畢日,暫奉神主於茂陵 獻殿,以伺二十四日憲宗純皇帝祔享太廟禮畢,然 後啟行。於二十六日文武百官各具素服出城奉迎, 自大明門進入,就赴別廟安奉如儀。以是參稽乎情 文,庶幾咸合乎典禮。」上從之,乃於奉先殿之東別闢 一殿,仍扁曰奉慈殿,以奉安神主云。

按名山藏《坤則記》:「王皇后,上元人,憲宗后也,中軍都 督追贈阜國公鎮之女。憲宗為太子時,英宗選后與 廢后吳氏及柏氏三人留宮中為太子妃,意屬后。會 章皇后崩,既,英宗亦崩,左右竊疑后不利。憲宗即位, 皇太后復命禮部采擇三人,選如故。而主選者為司 禮太監牛玉,受吳后賂,立之。立踰月,上察吳后德不」 稱,知非英宗意所屬,廢吳后,立后焉。孝宗即位,上尊 號「皇太后。」

按《明外史孝穆紀·太后傳》:「后憲宗妃,孝宗生母也,賀 縣人,本蠻土官女。成化中征蠻,俘入掖廷,受女史,警 敏通文,命守內藏。時萬貴妃顓寵而妬,後宮有娠者, 皆治使墜。柏賢妃生悼恭太子,亦為所害。帝行內藏, 妃應對稱旨,悅之,一幸有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 鉤治之。婢繆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 使門監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稍哺 粉餌飴蜜,藏之他室。貴妃日伺無所得,至五六歲未 敢剪胎髮。當是時,吳后廢居西內,近安樂堂,密知其 事,往來哺養,帝不知也。帝自悼恭太子薨,數數視影 躑躅。中外群臣皆知,以貴妃故,恐皇嗣不可復望,私 為帝憂。成化十一年,帝一日召敏櫛髮照鏡歎曰:「老 將至而無子。」敏伏地曰:「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帝愕然, 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萬歲當為子主。」於是太監懷 恩頓首曰:「敏言是。皇子潛養西內,今已六載矣,匿不 敢聞。」帝大喜,即日幸西內,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宣詔, 妃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生兒,見黃袍有鬚者,即 兒父也。」皇子衣小緋袍,乘小輿,擁至階下,髮披地,走 投帝懷。帝置之膝,撫視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類 我。」使懷恩赴內閣,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賀, 頒詔天下。移妃居永壽宮。數召見萬貴妃,日夜泣怨 曰:「群小紿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貴妃使使賜妃 死;或曰自縊也。賜諡恭恪莊僖淑妃。敏懼,亦吞金死。 敏,同安人。孝宗既立為皇太子,時孝肅皇太后居仁 壽宮,語帝曰:「以兒付我。」太子遂居仁壽。一日,貴妃召 太子食,孝肅謂太子曰:「兒去,無食也。」太子至,貴妃賜 食,曰:「已飽。」進羹曰:「羹疑有毒。」貴妃大恚曰:「是兒數歲 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因恚而成疾。孝宗即位,追封 淑妃皇太后,諡孝穆慈惠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純皇 后,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帝悲念太后,特遣太監蔡 用之賀。求太后家得紀父貴、紀祖旺兄弟以聞。帝大 喜,詔改父貴為「貴」,授錦衣衛指揮同知;祖旺為「旺」,授 錦衣衛指揮僉事。賜予第宅、金帛、莊田、奴婢不可勝 計。追贈太后父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母為夫人,其 曾祖、祖、父亦如之。遣修太后先塋之,在賀者,置守墳 戶,復其家。先是,太后在宮中,嘗自言家賀縣,姓紀幼, 不能知親族也。太監郭鏞、陸愷皆聞之。愷亦廣西人, 故姓李,蠻中紀、李同音,因妄稱太后兄,令人訪其叔 福與兄詣京師,而福等已死。愷女兄夫韋父成者出 冒之,有司皆待以戚畹,名所居里曰迎恩里。貴旺曰: 「韋猶冒李,況我實李氏。」因詐為宗,系上有司,有司莫 辨也。二人既驟貴,父成亦詣闕爭辨。帝命郭鏞聽之, 鏞但逐父成而已。及帝使使者修治賀先塋蠻李姓 者數輩,皆稱太后家,自言使者。使者還,奏貴旺不實, 復遣給事中孫珪、御史滕祐間行連賀,間微服入猺 獞中訪之,盡得其狀。歸奏,帝謫罰鏞等有差,戍貴旺 邊海。自此帝數求太后家,竟不得。弘治三年,禮部尚 書耿裕奏曰:「粵西當大征之後,兵燹饑荒,人民奔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