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悠遠,蹤跡難明。昔孝慈高皇后與高皇帝同起
艱難,化家為國。徐王親高皇后父,當后之身,尋求家 族,尚不克獲,然後立廟宿州,春秋祭祀。今紀太后幼 離西粵,入侍先帝,連賀非徐、宿中原之地,嬪宮無母 后正位之年,陛下訪詢雖切,安能得其要領哉!臣愚 謂可倣徐王故事,定擬太后父母封號,立祠桂林致 祭。」帝曰:「孝穆皇太后早棄朕躬,每一思念,惄焉如割。 初謂宗親尚可旁求,寧受百欺,冀獲一是。卿等謂世 久無從物色,請加封立廟,以慰聖母地下之孝。朕虛 有此心,終天痛之。」於是封后父推誠宣力武臣特進 光祿大夫、柱國慶元伯,諡端僖;后母伯夫人,立祠桂 林府,有司歲歲祀。大學士尹直撰《哀冊》有云:「睹漢家 堯母之門,增宋室仁宗之慟。」帝燕閒念誦,輒欷歔流 涕也。
孝宗弘治十八年武宗即位尊皇后張氏為皇太后按大政紀弘治十八年五月辛卯上崩於乾清宮壬辰皇太子即皇帝位八月尊皇后張氏為皇太后
按《名山藏坤則記》:「張皇后,孝宗后也。興濟人。父巒,母 金夫人,夢月入懷,生后。后當適人,所適病,選為太子 妃,所當適者,病已。及孝宗即位,立為后。上崩,武宗即 位,上尊號皇太后。」
武宗正德五年十二月尊皇太后張氏為慈聖皇太后
按:《大政紀》云云。
正德十六年,以武宗遺詔迎帝嗣位,遣太監奉母蔣 氏於安陸。詔廷臣議「尊崇大禮。」以祖母貴妃卲氏為 皇太后,尋加康壽皇太后;母為興獻后,尋加興獻皇 太后。
按《大政紀》,正德十六年夏四月癸卯,帝即位。帝,興獻 王子,憲宗純皇帝孫也。武宗無子,遺詔迎取來京,嗣 皇帝位。四月癸未,發安陸,辭帝母蔣妃,嗚咽涕泗。帝 母曰:「吾兒此行荷負重任,毋輕言。」帝曰:「謹受教。」丙午, 遣官往迎帝母興獻妃。初,帝在中途,思聖母,輒垂泣, 故即位二日,即遣司禮監官秦文、鄒恩等齎箋往迎。 六月己亥,復遣太監戴永等齎箋迎帝母興獻妃於 途。敕修《武宗實錄》,命禮官集議追崇大禮。尚書毛澄 會公卿臺諫等官六十餘人上議:「漢成帝立定陶王 為嗣,而以楚王孫後定陶,承其王祀,師丹以為得禮。 今上入繼大統,宜以益王子崇仁主後興國,其崇號 則襲宋英故事,以孝宗為考,興獻王及妃為皇叔父 母,祭告上箋稱姪署名,而令崇仁王、考興獻王、叔益 王。」帝覽曰:「父母可移易乎?其再議。」於是大學士楊廷 和及蔣冕、毛紀等復上言:「程頤《濮議》最得禮義之正。 皇上采而行之,可為萬世法,興國祀事。今雖以崇仁, 異日仍以皇次子後興國,而改崇仁為親藩,天理人 情,庶兩無失。」尚書澄、侍郎俊等亦復上議,如廷和言。 帝不聽,仍命博考典禮,以求至當。秋七月,進士張璁 上言:「《大禮疏》曰:『朝議欲上考孝宗叔興獻王,此拘定 陶濮王故事爾。夫漢哀、宋英皆立為皇嗣,養之宮中, 是尚為人後者。故師丹、司馬光之論猶可。今遺詔謂 皇上倫序當立,不謂為孝宗後。比之哀、英,較然不同。 稱興獻王以皇叔父,鬼神固不能無疑也。況稱聖母 以皇叔母,則當以君臣禮見,恐子終無臣母之義。故 謂皇上繼統武宗而尊崇其親則可,謂繼嗣孝宗而 自絕其親則不可。臣竊謂今日之禮,宜別為興獻王 立廟京師,使得隆尊親之孝。且使母以子尊,與父同, 斯興獻王不失其為父,聖母不失其為母矣』。」疏入,帝 喜曰:「此論一出,吾父子可終完矣。」是日,帝御文華殿, 召廷和、《冕紀》入,諭曰:「至親莫若父母。」因授以《手敕》曰: 「卿等所言俱有見。第朕罔極之恩,無由報爾。今尊父 為興獻皇帝,母興獻皇后,祖母邵為康壽皇太后。」廷 和等不敢奉旨,封還手敕。帝為中止。九月癸酉,興王 妃至通州。禮部具議聖母至京,宜由東安門入,帝不 從。再議由大明左門入,復不從。帝斷議由中門入,謁 見太廟,朝議譁然不可。禮部復請用王妃儀仗迓之, 帝亦不從。命錦衣衛以母后駕儀往,又命所司製太 后法服伺之。至是,聖母至通州,聞朝議欲考。孝宗恚 曰:「安得以我子為人之子。」謂從官曰:「爾曹已極寵榮, 獻王尊稱,云胡未定」,因留通州不入。帝聞之涕泗,啟 慈壽皇太后,願遜位奉母歸藩。群臣惶懼。丙子,帝諭 廷和曰:「朕父獨生,朕不得承緒,復不得徽稱罔極,何 由報終?勞卿等折衷,伸朕孝思。」廷和等仍守前議,不 欲變。璁乃復為《大禮或問》。一帙辯析統嗣之異及尊 崇墓廟之說甚悉。齎至左順門上之。廷和令修撰楊 維璁等阻之不得。帝覽之,留中不下。辛巳,尊卲貴妃 為皇太后,興獻王、興獻妃為帝后。廷和見勢不獲已, 乃草敕下禮部曰:「聖母慈壽皇太后懿旨,以朕纘承 大統,本生父興獻王宜稱興獻帝,母宜稱興獻后。憲 廟貴妃卲氏稱皇太后,仰承慈命,不敢固違。」帝從之。 廷和意假母后,示非廷議意也。壬午,興獻后至自通 州。聖母以未得徽稱,留通州者彌旬,至是乃如京,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