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7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仕於官,其有能去者必有之矣,而吾未之見也。 一命之士,苟存心於愛物,於人必有所濟。」

問臨民,曰:「使民各得輸其情。」問御吏,曰:「正己以格物。」 人有語及為政者。和靖尹氏曰:「子張問政﹐,子曰:『居之 無倦』。倦最害事。若能無倦,推而行之,為尉為邑,為郡, 以至為宰相,皆可了。若倦,則雖居家,至小事也不能 了。」

五峰胡氏曰:「事有大變,時有大宜,通其變然後可為 也,務其宜然後有功也。」

《朱子》曰:「仕宦只是廉勤自守,進退遲速,自有時節,切 不可起妄念也。」

大抵守官只要律己公廉,執事勤謹,晝夜孜孜,如臨 淵谷,便自無他患害。纔是有所依倚,便使人怠惰放 縱,不知不覺,做錯了事也。

大率天下事,循禮守法,平心處之,便是正當。如盜賊 入獄,而加其桎梏箠楚,乃是正理。今欲廢此以誘其 心,欲其歸恩於我,便是挾私任術,不行眾人公共道 理。況恩既歸己,怨必歸於他人,彼亦安得無忿疾於 我耶?

「平易近民」,為政之本。

南軒張氏曰:「為政須是先平其心,不平其心,雖好事 亦錯。如抑強扶弱,豈不是好事?往往只這裏便錯。須 是如明鏡然,妍者自妍,醜者自醜,何預我事?若是先 以其人為醜,則相次見此人無往而非醜矣。」

東萊呂氏《官箴》曰:「凡治事有涉權貴,須平心看理之 所在。若其有理,固不可避嫌,故使之無理,直須平心 看。若有一毫畏禍自恕之心,則五分有理,便看作十 分有理;若其無理,亦不可畏禍,曲使之有理,政使見 得無理,只須作尋常公事看斷,過後不須拈出說。尋 常犯權貴取禍者,多是張大其事,邀不畏強禦之名」, 所以彼不能平。若處得平穩妥帖,彼雖不樂,視前則 有間矣。然所以不欲拈出者,本非以避禍,蓋此乃職 分之常。若特然看做一件事,則發處已自不是矣。 居官臨事,外有齟齬,必內有窒礙,蓋內外相應,毫髮 不差,只有「反己」二字,更無別法也。

魯齋許氏曰:「恐害於己者,必思所以害人也。豈知利 人則未有不利於己者也。至於推勘公事,已得大情, 適當其法,不旁求深入,是乃利人之一端也。彼俗吏 不達此理,專以出罪為心,謂之陰德。」予曰:「不然。履正 奉公,嫉惡舉善,人臣之道也。有違於此,則惡者當害 之而反利之,善者當利之而反害之,顯不能逃其刑」 責,幽不能欺於神明,顧陰德何有焉。

每臨事,且勿令人見喜。既令見喜,必是偏於一處,隨 後便有弊。蓋喜悅非久常之理,既不令人喜,亦不令 人怒,便是得中。

王文祿求志編

《存九則》

沂陽王生文祿曰:予童丱時,即肆言志,期純王云。時人目曰「狂生。」 漸長而壯,志定,言罔移,忿疾時疚,若疚在躬,鬱瘠慘慨,尚晦遵養,莫或奮施。每有見,輒書之冊,懼遺也。觸忌者不敢示人,聊此見志爾。

今之仕者,為廉為能,不過求陞。未有實心為民者,欲 天下之治,得乎?此《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 於至善。蓋明德則能照燭民疾苦之態,而益切惻怛 之心,視民猶己,而救之恐後。止至善,即純亦不已。蓋 《大學》用世大典也。「明明德」,親民之始事;「止至善」,親民 之終事。

三代以上之臣皆為民,後世則為名而已,為民者蓋 鮮也。夫為民即以為國,為國則涉為名,為名則口談 為國、為民之事,假之以彰譽求陞耳。噫!親民之學不 講,欲復三代之治可得乎?

為貧而仕,欲士務學耳。蓋不農、不工、不商,不能存活, 乃立寬限以全之,亦曰「辭尊居卑求稱也。」若饑餓不 能出門,始受周至,此亦鮮矣。今未至極貧,駕言為貧 而仕,非為貧也,求富也。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蓋酌中立極之言。 豈特不義富貴,堯舜事業,亦浮雲過太虛。又曰:「邦有 道,穀恥也;邦無道,穀恥也。」恥也者,恥其不稱,故不義 也。由是觀之,義之富貴亦鮮矣。

有官守者,時時求阜民之利,除民之害,為社稷長久 之計,不可須臾放過。蓋人心好逸樂而易怠荒,況居 官又便於驕縱,必思文王「視民如傷」之心,早起念人 之俟我者眾,而何可不勤?且光景易過,及時急立功, 猶為遲也。

今之為官者,太自尊大而貴重,與民隔絕,不肯視為 家事,是以治不古。若苟肯用心,每事身親之,則不息 而久,神明之政出矣。

官船往來江上,丁夫牽挽,無間風雨寒暑晝夜。其乘 轎馬者,役人服事勞苦,當思吾何才德以堪?然丁夫 之中,果有心事光明,無愧天地,反有勝吾者,是何宜 也?吾偶至此,乃時文之偶中耳,非才德之勝人,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