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7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魯肅簡市飲故事,引咎以聞,同省從之,既而事寢不

行。越三日,李遂除吏部侍郎。

《宋史詹體仁傳》:「體仁字元善,建寧浦城人。歷司農卿, 總湖廣餉事。郡人真德秀早從其游,嘗問居官涖民 之法,體仁曰:『盡心平心而已。盡心則無愧,平心則無 偏。世服其確論云』。」

《金史楊雲翼傳》:「雲翼為翰林學士,時朝士廷議之際, 多不盡言,顧望依違,寖以成俗。一日經筵畢,因言:人 臣有事君之禮,有事君之義。禮不敢齒君之路,馬蹴 其芻者有罰,入君門則趨,見君之几杖則起。君命召, 不俟駕而行。受命不宿於家。是皆事君之禮,人臣所 當盡者也。然國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一一陳之,則 向所謂禮者,特虛器耳。君曰可而有否者獻其否;君 曰否而有可者獻其可。言有不從,雖引裾折檻,斷鞅 軔輪,有不恤焉者。當是時也,姑徇事君之虛禮,而不 知事君之大義,國家何賴焉?」上變色曰:「非卿,朕不聞 此言。」

《元史王克敬傳》:克敬嘗言,「世俗喜言勿認真,此非名 言。臨事不認真」,豈盡忠之道乎?故其歷官所至,俱有 政績可紀,時稱名卿。

官常總部雜錄

《古諺》:「見君之乘,下之,見杖起之。」

不習為吏,視已成事。

仕宦不止《車生》耳。按崔豹《古今注》曰:「文武車耳,古 重較也。文官青耳,武官赤耳。」毛萇《詩疏》曰:「重較,卿士 之車。」

《韓子》: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 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 出之。其子所以自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於 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 也。

「蟲有蚘」者,一身兩口,爭相齕也,遂相食,因自殺。人臣 之爭事而亡其國者,皆蚘類也。

《王羲之荀葛帖》。荀葛各一國,佐命宗臣,觀其轍跡,實 奇士也。然荀獲譏於憂卒,意長恨恨,謂其弘濟之心, 宜被大道。諸葛經國,達治無間,然處事而無玷累,獲 全名於數代,至於建鼎足之勢,未能忘己,所謂「命世 大才,以天下為心」者,容得已乎。

《封氏聞見記》:「官銜之名,蓋與近代同。當時選曹補授, 須存資歷,聞奏之時,先具舊官名品於前,次書擬官 於後,使新舊相銜不斷,故曰『官銜』」,亦曰「頭銜,所以名 為銜,以言如人口銜物,取其連屬之意。又如馬之有 銜,以制其首,前馬已進,後馬續來,相次不絕者,古謂 之『銜尾相屬,即其義也』。」

朝廷百司諸廳皆有壁記,敘官秩創制及遷授始末。 原其作意,蓋欲著前政履歷,而發將來健羨焉,故為 廳記。文體貴其說事詳雅,不為苟飾。而近時作記,多 措浮詞,褒美人才,抑揚門閥,殊失記事之本意。韋氏 《兩京記》云:「郎官盛寫壁記,以紀當廳前後,遷除出入, 浸以成俗。」然則壁之有記,豈當是國朝以來,始自臺 省,遂流郡邑耶。

《墨客揮犀》:鄭希仲云:「凡仕官有三難:一謂統十萬之 眾而為帥,二為翰林學士,三為宰劇邑,三者苟非其 材,則事必隳廢。除是三者,雖宰相猶可以常才兼之。」 《老學庵筆記》:「政和以後,斜封墨敕盛行,乃有以寺監 長官視待制者,大抵皆以非道得之。晁叔用以謂視 待制可對如夫人,蓋為清議貶黜如此。又往往以特」 恩賜金帶,朝路混淆,然猶以舊制不敢坐狨,故當時 謂「橫金無狨韉」,與閤門舍人等耳。

唐所謂丞郎,謂左右丞、六曹侍郎也。《尚書》雖序左右 丞上,然亦通謂之丞郎,猶今言侍從官也。俗又謂之 「兩制」,指內制而言,然非翰苑、西掖亦曰兩制,正如丞 郎之稱。契丹僭號,有高坐官,亦侍從之比。「坐」字本犯 御嫌名,或謂丞郎為左右丞、中書門下侍郎,亦非也。 唐自相輔以下皆謂之京官,言官於京師也。其常參 者曰「常參官」,未常參者曰「未常參官。」國初以常參官 預朝謁,故謂之「升朝官」,而未預者曰「京官。」元豐官制 行,以通直郎以上朝預晏坐,仍謂之「升朝官。」而按《唐 制》,去京官之名,凡條制及吏牘,止謂之承務郎以上, 然俗猶謂之「京官。」

都下買婢,謂未嘗入人家者為一生人,喜其多淳謹 也。予在蜀中,與何搢之同閱報狀,見新進驟用者,搢 之曰:「渠是一生人,宜其速進。」予怪而詰之,搢之曰:「曾 為朝士者,既為人所忌嫉,又多謗,故惟新進者常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