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57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無俸可捐,是為得體。」

荀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 及子弟莫知其所言。攸姑子辛韜曾問攸說太祖取 冀州時事,攸曰:「佐治為袁譚乞降,王師自往平之,吾 何知焉。」自是韜及內外莫敢復問軍國事。晏公殊既 以道德文章佐佑東宮,真宗有所咨訪,多以方寸小 紙細書問之,由是參與機密,有所對,必以其槁進,示 不洩。其後悉閱真宗閣中遺書,得公所進槁,類為八 十卷,藏之禁中,人莫之見也。後世有秉揆大臣,弼贊 兵謀,漏洩詔旨,以至為小臣所持,仰干廷威,削籍還 里。《語》曰:「機不密則禍隨之。」其是謂歟。雖然,更有一說。 昔鄭絪為門下侍郎,朝廷以盧從史與王承宗有連, 詔從史歸潞。從史辭潞乏糧,請留軍山東。李吉甫密 譖絪漏言於從史。帝怒,坐浴堂殿,召學士李絳語其 故,絳曰:「誠如是,罪當族,然誰以聞陛下?」帝曰:「吉甫為 言。」絳曰:「絪任宰相,稍稍識名節,不當如犬彘梟獍,與 姦臣外通,恐吉甫勢軋內忌,造為醜辭。」帝良久曰:「吉 甫幾誤我!」

《觚不觚錄》。故事,吏部尚書體最重,六卿以下投皆用 雙摺刺,惟翰林光學以單紅刺相往返。至轉禮侍,則 如他九卿禮,彼此皆用雙帖,而此故事廢矣。萬曆初, 吾鄉王公元馭以少詹學士,而仁和張公為吏部,以 一單紅刺投之,元馭拒不納,必改正乃已,蓋確然能 守其故。獨念當時無為元馭告者,不必拒不納。次日 亦以《單紅刺》報之。尤為當也。

相傳司禮首璫,與內閣刺用單紅紙,而內閣用雙紅 摺帖答之,然彼此俱自稱侍生,無他異也。近有一二 翰林云:「江陵于馮璫處投晚生刺。」而呂舍人道曦云: 「在制敕房侍江陵者三載,每有投刺,皆從本房出,無 所謂晚生也。」豈於致謝求托之際,間一行之,為人所 窺見耶?

相傳六部尚書、侍郎、大小九卿於內閣,用雙帖,報之 單紅。五部及九卿於冢宰,雙帖亦報之單帖。余舉進 士時尚然。及以太僕卿入都,則惟內閣報單帖如故。 六部自仁和張公以下,皆以雙帖見報矣。余等於各 部屬中書行人等官,皆用雙帖往返,不知起自何時, 殊覺陵替,所費紙亦不少。

百年前,京堂翰林諸公,使事還里,及以禮致仕,若在 告者。謁巡按按察司兵道,則入中門走甬道。巡撫布 政司府州縣,則由旁門走東階。蓋以桑梓之重,與特 憲者有分別耳。吾吳朱恭靖公希周,最名為恭謹,然 尚馳御史中門甬道,為提學胡直所強下階。胡嘗為 余言之,余不敢對。近者寧波張尚書時徹,欲馳撫按 監司,甬遂至,兩不相聞。而華亭董侍郎傳策馳兩道, 甬亦退,有煩言。今遂無此事矣。

故事,「內閣大學士肩輿出,則六卿以下皆避,而吏部 尚書獨不避,遇則下輿揖。」余入仕時,聞莊簡公猶守 此,與貴溪、分宜二相偶遇而揖,二相不善也。莊簡去 位,夏涪縣邦謨繼之,則避矣。

吏部尚書與三品大九卿、四品左右通政、大理少卿 遇則皆下輿馬揖。其四品以下,同其長,遇則不避,獨 行則多避。而自楊襄毅在隆慶初以少傅為吏部尚 書,位望俱重,於是左右侍郎自本部外皆遠避矣,迄 於今不復改。楊公之再起,以吏部尚書掌兵部事,侍 郎有不欲避者,竟不敢。

太常、應天、光祿、太僕,皆三品卿出乘輿,而皆避侍郎、 副都御史,此最無謂。不知起自何代,大與祖制不合。 夫入朝同一班,出而避道,何也?《華亭董公傳》策為太 僕寺卿,不避侍郎輿。人以公先朝直臣,莫敢難之,後 竟不行。

二司自謁吏部、都察院庭參有跪,而於朝房私第及 驛傳迎送,則惟長揖而已。內閣大臣雖尊貴無跪禮, 而江陵之奔喪,所經省分三司皆出數百里外以謁, 然跪者十之六七未盡純。暨還朝,則先遣牌,謂「本閣 部所經,由二司相見,俱遵照見部禮」,於是無不跪者 矣。

三十年前,他郡推在吾州查盤者,州守與之抗禮歡 飲,具賓主,或於門外下輿,小示別而已。邇來查盤他 郡推官至,州守入見,行跪禮,乃至以他事,或便道過 州,亦必跪。雖宴會稠疊,謔浪歡呼,必侍坐,不敢講敵 禮也。有崑山縣丞劉諧者,由給事考察,降而御史,委 之查盤常熟、嘉定,常熟令見之行跪禮,嘉定令禮之 一如推官,惟不行跪,而劉尚怏怏不悅,恣流言,真可 謂倒置矣。

兩廣二司,初謁總督,行跪禮,蓋襄毅之威劫使之,其 後迄不能正。嘉靖末,應侍郎檟為總督,此公守常州, 遵憲綱不肯跪御史有「山字太守」之目,雖見憎白簡, 為天下所誦稱。至是,人有以風公者,不得已聽之,跪 禮遂廢。江西巡按獨不遵憲綱,自下坐而二司夾侍 左右。十年以來,一御史改正,就從憲綱矣。惟此二事 不觚,而觚者可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