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1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則官天下與家天下者,其規模之廣隘,治效之優 劣,雖聖人不能比而同之矣。」萬章曰:「人有言至於禹 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而孟子累數百言辯之, 以為皆天也。然則知禹之傳子非私者,千載而下,一 孟子而已,豈可復望之當」時諸侯乎?《世本》稱「有扈氏 以堯舜傳賢,而禹傳啟。故啟立而不服。遂征之。」然則 非愚之臆說也。

呂后勦除高皇側室之子,三趙王皆不得其死,齊、代 僅免,而獨以其外孫張后之故,取他人子名為《孝惠 子》,嗣帝位者二人,封王者五人,何其多也!然少帝稍 長,則銜殺母之冤,坐廢以死,彊、不疑亦皆夭折,弘、朝、 武、太皆見誅於事久論定之後,所謂非所據而據焉, 不有天刑,必有人禍,竟何益哉?

孝文之時,山東之國,齊七十二城,楚四十城,吳五十 城,晁錯所謂「封三庶孽,分天下半」是也。三國之中,齊 為尤大。悼惠王復子多而材,呂氏之亂,哀王襄欲舉 兵西向,則關中為之震恐,且有自帝之謀,其弟朱虛、 東牟且將為內應,幸諸呂已誅,文帝正位,而其謀遂 寢。然則帝即位之後,諸侯之勢疏而逼,地大而可忌 者,莫如齊、吳、楚,而齊尤甚。帝之慮豈不及此?故雖盡 復呂后所奪齊地,而即割其二郡以王城陽、濟北。逮 濟北以搆逆誅,文王絕世,則盡以齊地分王悼惠之 六子,即《賈誼》所謂「各受其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天子 無所利焉」者也。及孝景之時,吳、楚為逆,悼惠王之子 孫所謂六王者皆預其謀,然俱以國小兵弱,故齊與 濟北雖預密謀,而終不敢發,膠東、膠西、濟南、菑川僅 能出兵圍齊,及漢兵出,則各已潰散。吳、楚既無鉅援, 宜其速敗。使齊地不早分,以一壯王全據七十二城 之甲兵,與吳、楚合從西向,漢之憂未艾也。孰謂誼言 不見用,而文帝為無謀哉?

文帝十一年,賈誼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勢, 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強, 漢法不得行矣。陛下所以為蕃扞及皇太子之所恃 者,唯淮陽代二國耳。代北邊匈奴,與強敵為鄰,能自 完則足矣,而淮陽之比大諸侯,僅如黑子之著面,適 足以餌大國耳,不足以有所禁禦。方今制在陛下,制」 國而令子,適足以為餌,豈可謂工哉!臣之愚計,願舉 淮南地以益淮陽,而為梁王立後,割淮陽北邊二三 列城與東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陽。梁 起於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揵之江,則大。 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梁足以扞齊、趙,淮 陽足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 之利也。當今恬然,適遇諸侯之皆少,數歲之後,陛下 且見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勞力以除六國之禍,今陛 下力制天下,頤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國之禍,難以言 智。苟身無事,畜亂宿禍,孰視而不定?萬年之後,傳之 老母弱子,將使不寧,不可謂仁。」帝於是從誼計,徙淮 陽王武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餘 城。先公曰:「誼之意甚勤,而謀甚忠矣。雖然,此不過以 親疏為強弱耳,疏者難防,親者可倚固也。然今日之 疏,本前日之親,今日之親又他日之疏也。不以德義 相維,而專以親戚相制,豈得為萬世之良策乎?親以 寵偪,則又如之何?」高皇帝立,諸子一傳文帝,而高帝 諸子已足為文帝憂,帝又專以「大城」名都畀其子孫, 將不復為後人憂乎?

武帝初即位,大臣懲吳、楚《七國》行事,議者多冤。晁錯 之策,皆以諸侯連城數十太強,欲稍侵削,數奏暴其 過惡。諸侯王自以骨肉至親,先帝所以廣封連城,犬 牙相錯者,為盤石宗也。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 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多目以侵冤。建元 三年,代王登、長沙王發、中山王勝、濟川王明來朝,天 子置酒,勝聞樂聲而泣。問其故,勝對曰:「臣聞悲者不 可為絫欷,思者不可為歎息。故高漸離擊筑易水之 上,荊軻為之低而不食;雍門子壹微吟,孟嘗君為之 於邑。今臣心結日久,每聞《幼眇》之聲,不知涕泣之橫 集也。夫眾噓漂山,聚蚊成雷,朋黨執虎,十夫撓椎。是 以文王拘於羑里,孔子阨於陳、蔡,此」乃蒸庶之成風, 增積之生害也。臣身遠與寡,莫為之先,眾口鑠金,積 毀銷骨,叢輕折軸,羽翮飛肉,紛驚逢羅,潸然出涕。臣 聞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耀夜,蚊槀宵見。然雲蒸 列布,杳冥晝昏,塵埃抪覆,昧不見泰山。何則?物有蔽 之也。今臣雍閼不得聞,讒言之徒蜂生,道遼路遠,曾 莫為臣聞,臣竊自悲「也。臣聞社鼷不灌,屋鼠不熏。何 則?所託者然也。臣雖薄也,得蒙肺腑;位雖卑也,得為 東藩,屬又稱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群 居黨議,朋友相為,使夫宗室擯郤,骨肉冰釋,斯伯奇 所以流離,比干所以橫分也。《詩》云:『我心憂傷,惄然如 擣。假寐永歎,惟憂用老』。心之憂矣,疢如疾首,臣之謂 也。」具以吏所侵聞,於是上乃厚諸侯之禮,省有司所 奏諸侯事,加親親之恩焉。其後更為主父偃謀,令諸 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