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0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秦。按通鑑為魏惠王五十二年是年王卒

按《戰國策》: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 壞城郭,且為棧道而葬。群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 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更日。」 太子曰:「為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 王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 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惟惠公乎?請告惠 公。」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 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欒水齧其墓,見棺之 前和。文王曰:『噫!先君必欲一見群臣百姓也夫故使 灓水見之』。於是出而為之張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 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 難以行,太子為及日之故,得毋嫌於欲亟葬乎?願太 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 甚,因弛期而更為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為意 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日。」

按《史記·魏世家》:「襄王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張儀 復歸秦。」按通鑑當為惠王五十二年襄王立于是年魏並無哀王後哀王之二十三年即襄王在

位之年也

按:《通鑑綱目》:「慎靚王二年,孟軻去魏適齊。」

慎靚王三年,齊、楚、魏、韓、燕共伐秦,皆敗走。按通鑑為魏襄王元

按《戰國策》:秦伐魏,陳軫合三晉而東,謂齊王曰:「古之 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為後世也。今 齊、楚、燕、趙、韓、梁六國之遞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適足 以強秦而自弱也,非山東之上計也。能危山東者,強 秦也。不憂強秦而遞相罷弱,而兩歸其國於秦,此臣 之所以為山東之患。天下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 下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邪? 願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霸之伐也,伐不道 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 虜。今韓、梁之目未嘗乾,而齊民獨不也。非齊親而韓、 梁疏也。齊遠秦而韓、梁近,今齊將近矣。」今秦欲攻梁、 絳、安邑,秦得絳、安邑以東下河,必表「裏河山而東攻 齊,舉齊屬之海,南面而孤楚、韓、梁,北面而孤燕、趙,齊 無所出其計矣。願大王熟察之。今三晉已合矣,復為 兄弟約而出銳師以戍梁、絳、安邑,此萬世之計也。齊 非急以銳師合三晉,必有後憂。三晉合,秦必不敢攻 梁,必南攻楚。楚、秦搆難,三晉怒齊不與已也,必東攻 齊。此臣之所謂齊必有大憂,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晉。」 齊王敬諾,果以兵合于三晉。

《秦惠文王》後七年韓趙魏燕齊共攻秦。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後七年,樂池相秦、韓、趙、魏、燕、 齊帥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長疾與戰修魚,虜其將申 差,敗趙公子渴、韓太子奐,斬首八萬二千。按《魏世 家》:哀王元年,五國攻秦,不勝而去。按《楚世家》:「懷王 十一年,蘇秦約從山東六國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 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 按《通鑑綱目》:「慎靚王三年,楚、趙、魏、韓、燕伐秦,攻函谷 關,秦出兵逆之,五國皆敗走。」

慎靚王四年齊宋攻魏。按通鑑為魏襄王二年 按《史記魏世家》:「哀王二年,秦敗我觀津。」按《田敬仲 完世家》:「湣王七年,與宋攻魏,敗之觀津。」

赧王元年秦取魏焦曲沃。按通鑑為魏襄王五年 按《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後十一年,㯉里疾攻魏焦,降 之。」按《魏世家》:「哀王五年,秦使㯉里子伐取我曲沃, 走犀首岸門。」

《岸門》之師,敗韓也。

赧王二年,魏、秦會于臨晉。按通鑑為魏襄王六年 按:《史記魏世家》:「哀王六年,與秦會臨晉。」

赧王三年,魏攻齊,襲楚,與秦伐燕。按通鑑為魏襄王七年 按《史記魏世家》:「哀王七年,攻齊,與秦伐燕。」

按:《通鑑綱目》:赧王三年,「秦大敗楚師于丹陽,虜屈丐, 遂取漢中。楚復襲秦,又大敗于藍田。韓、魏襲楚,楚割 兩城以和于秦。」

赧王四年,魏伐衛,張儀為秦以《連衡》說魏。按通鑑為魏襄王八

年。又按:《通鑑五國連衡》惟楚、韓、齊、趙、燕無魏,而策有《說魏》一篇,姑編于此。

按《戰國策》,張儀為秦連橫說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 里,卒不過三十萬人。地四平,諸侯四通,條達輻湊,無 有名山大川之限。從鄭至梁不過百里,從陳至梁二 百餘里,馬馳人趨,不待倦而至梁。南與楚境,西與韓 境,北與趙境,東與齊境,卒戍四方,守亭障者參列,粟 糧漕庾不下十萬。」魏之地勢,固戰場也。魏南與楚而 「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 不合於韓,則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 謂四分五裂之道也。且夫諸侯之為從者,以安社稷, 尊主強兵,顯名也。合從者,一天下,約為兄弟,刑白馬 以盟於洹水之上,以相堅也。夫親昆弟,同父母,尚有 爭錢財,而欲待詐偽反覆蘇秦之餘謀,其不可以成 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卷、衍、燕、酸棗, 劫衛,取晉陽則趙不南,趙不南則魏不北,魏不北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