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8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每皇帝御殿,則對立於殿。左郎右舍人矣有命,則臨陛俯聽, 退而書之,以為《起居注》。凡冊命、啟奏、封拜、薨免,悉載 之史館,得之以撰述焉。

《祕書監》

《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三 皇五帝之書。漢氏圖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閣廣內, 貯之於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蘭臺祕書及 麒麟、天祿二閣,藏之於內禁。後漢圖書在東觀,桓帝 延熙二年,始置祕書監一人,掌典圖書,古今文字,考 合同異,屬太常。

以其掌圖書祕記,故曰《祕書》。

後省。魏武帝又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

「即中書令」之任。

文帝黃初初,乃置中書令,典尚書奏事,而祕書改「令」 為「監」,掌藝文圖籍之事。初屬少府,後乃不屬。

《自王肅》為監,乃不屬。

其蘭臺,亦藏書籍,而御史掌之。

魏薛夏云:「蘭臺為外臺,祕書為內閣。」

晉武帝以祕書併入中書省,其祕書著作之局不廢。 惠帝永平中,復別置祕書監,并統著作局,掌三閣圖 書。自是祕書之府始居於外。其監銅印墨綬,進賢兩 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

華嶠為祕書監南省文章門下撰集皆統之

宋與晉同梁曰:「祕書省。」

任昉字彥昇為祕書監自齊永元以來祕閣四部篇卷紛雜昉手自讎校由是篇目定焉。

陳因之。後魏亦有之。後周祕書監亦領著作監,掌國 史。隋祕書省領著作、太史二曹。煬帝增置少監一人, 後又改監、少監並為令。大唐武德初,復改為監。龍朔 二年,改祕書省為蘭臺,改監為太史,少監為侍郎。咸 亨初,復舊。天授初,改祕書省為麟閣。神龍初,復舊,掌 經籍圖書,監國史,領著作、太史二局。太極元年,增祕 書少監為二員,通判省事。其後,國史、太史分為別曹, 而祕書省但主書寫勘校而已。

漢初,御史中丞掌蘭臺祕書圖籍之事。至魏、晉,其制猶存。故歷代營都邑、置府寺,必以祕書省及御史臺為鄰。

雖非要劇,然好學君子亦求為之。

魏徵後為祕書監奏引學者校定四部書自是祕府圖籍粲然畢備。

丞,魏武帝置祕書令及丞一人,典尚書奏事。後文帝 黃初中,欲以何禎為祕書右丞。

文帝徵何禎至為祕書郎月餘禎因事帝令問外曰:「吾本用禎為丞何以為郎」按主者罪遂改為丞時祕書舊丞尚未轉乃以禎為右丞。

其後遂有左右二丞。劉放為左丞,孫資為右丞,後省。

魏薛夏字宣聲為祕書丞帝常與推論書傳呼之不名謂之薛君。

晉復置祕書丞,銅印,墨綬,進賢一梁冠,絳朝服。

嵇紹、司馬彪、傅暢、王謐等並為此官。

宋為黃綬,餘與晉同,齊、梁尤重。

齊王儉字仲寶為祕書丞上表求校墳籍依《七略》撰《七志》四十卷獻之梁劉孝綽除祕書丞武帝曰:「第一官當與第一人。」又張率字士𥳑吳郡人遷祕書丞武帝曰:「祕書丞天下清官東南冑緒未有為之者今以相處卿定有名稱也。」

陳、隋印綬與齊同,歷代皆有。

後周柳虯為祕書丞時祕書雖領著作不參史事因虯為丞始命監掌焉。

大唐龍朔二年,改為蘭臺大夫,咸亨初復舊。掌府事, 勾稽省署抄目。

祕書郎,後漢馬融字季長,為祕書郎,詣東觀典校書。 及魏武建國,又置祕書郎,嘗以劉卲為之,出乘鹿車。

王肅《表》曰:「臣以為祕書職於三臺為近密,中書郎在尚書丞、郎上,祕書丞、郎宜次尚書郎下,不然則宜次侍御史下。祕書丞、郎俱四百石,遷宜比尚書郎,出亦宜為郡。此陛下崇儒術之盛旨也。尚書郎、侍御史皆乘犢車,而祕書丞、郎獨乘鹿車,不得朝服,又恐非陛下轉臺郎以為祕書丞、郎之本意也。」

晉祕書郎掌中外三閣經書,校閱脫誤。進賢一梁冠, 絳朝服,亦謂之「郎中。」武帝分祕書圖籍為甲、乙、丙、丁 四部,使祕書郎中四人各掌其一。

左太沖為三都賦自以所見不博求為祕書郎中。又鄭默字思元為祕書郎刪省舊文除其浮穢中書令虞松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鍾會左太沖劉隗等並為此官。

宋、齊祕書郎皆四員,尤為美職,皆為「甲族起家之選, 待次入補,其居職例十日便遷。」

宋王敬弘子恢之召為祕書郎敬弘求為奉朝請與恢之。《書》曰:「祕書日有限故有競朝請無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