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8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郎二人,佐郎八人。煬帝加佐郎為十二人。大唐為著 作局,置著作郎二人,佐郎四人。

開元二十六年,減佐郎二員。

亦屬祕書省。

自宋以後,《國史》悉屬「祕書。」

龍朔二年,改著作郎為司文郎,中佐郎為司文郎,咸 亨初復舊。初,著作郎掌修國史及製碑頌之屬,分判 局事,佐郎貳之。徒有撰史之名,而實無其任,其任盡 在史館矣。其屬官有校書郎二人。後魏著作省置校 書郎,北齊著作亦置校書郎二人。隋亦同。掌讎校書 籍,若本局無書,兼校本省典籍、正字二人。

隋著作曹置正字二人,今減一人,掌同校書。

集賢殿書院

大唐開元中置。漢、魏以來,祕書省有其職。梁武帝於 文德殿內列藏眾書。北齊有文林館學士,後周有麟 趾殿學士,皆掌著述。隋平陳之後,寫書正副二本,藏 於宮中。煬帝於東都觀文殿上東西廂貯書。自漢延 熹至隋、唐,皆祕書掌圖籍,而禁中之書,時或有焉。初, 開元五年十一月,於乾元殿東廊下寫四部書,仍令 祕書監馬懷素、右散騎常侍褚無量總其事,於麗正 殿安置,為修書使。至十二年,學士張說等宴於集仙 殿,於是改殿名「集賢」,改修書使為集賢殿書院學士, 五品已上為學士,每以宰相為學士者知院事。初,燕 國公張說為中書令,知院,制以右常侍徐堅副之。自 爾常以近密官為副,兼判院直學士,六品以下為之。 侍講學士,開元初,褚無量、馬懷素侍講禁中,為侍讀。 其後,康子元等為侍講學士、修撰官、校理官、司直學 士。

文獻通考

《論學士待制》

按:學士、待制二官,始於唐,皆以處清望儒臣,俾備顧 問。其初既無專職,亦無定員。宋因其制,而以三館為 儲材之地,故職名猶多。元豐《新官制》,其職名之元不 附麗於三省寺監者,皆從廢革,然除昭文、集賢二學 士。元麗中書門下省外,獨翰林學士一官,在唐以無 所係屬,而最為清要,故不可廢。而諸學士、待制,則以 其為三館清流,未欲遽廢,故以為朝臣補外加恩之 官,蓋有同於階官,而初無職掌矣。龍圖閣為儲祖宗 制作之所,故其官視三館。自後列聖相承,代代有宸 奎之閣,而建官亦如之。於是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 之官,始不可勝計矣。《野處》譏其濫及俗吏、童騃,然職 名既多,自不容不濫施也。又所謂學士、直閣者,尊卑 不同,故難概稱,於是捨學士、直閣之名而就以所掌 殿閣呼之,遂有丁紫宸、秦天章之稱,則以為名稱非 便,而改以他殿閣。然所謂「端明」、龍圖、顯謨、「敷文、煥章」 之類,亦俱非人臣之稱謂,流傳既久,曰某端明,曰某 龍圖,不覺其非宜耳。昭文、集賢,元隸兩省,既已敘其 事於各門,殿閣學士、待制與翰林學士,元皆無所附 隸,故敘「殿閣」於《翰林》之後。

《論翰苑》

翰苑經筵在近代為至清要顯美之官,而杜岐公《通 典》敘職官獨闕焉。蓋學士、講讀之官,皆始於唐開元 之時。講讀隸集賢殿,故《通典》於集賢學士條下附載。 而翰林學士,《唐史志》以為獨無所隸。然自開元建學 士院之後,居之者多名流,至號內相,乃略不敘述,則 為闕事矣。古人有一事必有一官曹,雖歷代沿革不 同,而所掌之事則一也。故《通典》所載唐所置之官而 前代無之者,則敘其所掌之事,以通於前代。如通事 舍人,唐所制也,而其事則秦漢以來謁者之任也;集 賢殿書院,唐置也,而其事則漢魏以來祕書省之職 也。然則翰林學士之官,獨不可通之於前代乎?蓋以 言語文字備顧問,以翰墨技藝侍中待詔,則漢武帝 所以處鄒、枚、嚴、徐,靈帝所以招鴻都文學之類是也。 至於出入禁闥,特被親遇,參謀軍國,號稱「內相」,則漢、 魏以來侍中領尚書事,祕書監、中書監之類是也。若 代言典誥之任,則武帝所以命司馬相如,歷代所以 置中書舍人是也。但學士院之官,所職叢雜不一,而 其位亦高卑不等。唐多以他官兼之。中世以後,則所 掌者制詔而已。宋則又以唐所置集賢殿講讀之官 隸之。元豐官制既行,而講讀始去「翰林」之名,自為經 筵之官矣。故以《經筵》附見「學士院」之後,存其舊也。

大學衍義補

《簡侍從之臣》

《書冏命》:「王若曰:『昔在文武,聰明齊聖,小大之臣,咸懷 忠良。其侍御僕從,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 起居,罔有不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萬邦 咸休。惟予一人無良,實賴左右前後有位之士,匡其 不及,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蔡沈曰:「文武之君聰明齊聖,小大之臣咸懷忠良,固無待於侍御、僕從之承弼者,然其左右奔走皆得正人,則承順正救亦豈小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