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78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明善

按《元史》本傳:「明善,字復初,大名清河人。其先蓋拓跋 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資穎悟絕出, 讀書過目輒記,諸經皆有師法,而尤深於《春秋》。弱冠 游吳中,已名能文章。浙東使者薦為安豐、建康兩學 正,辟掾行樞密院。時董士選僉院事,待之若賓友,不 敢以曹屬御之。及士選陞江西左丞,又辟為省掾。會」 贛州賊劉貴反,明善從士選將兵討之,禽賊三百人。 明善議緩詿誤,得全活者百三十人。一日,將佐白宜 多戮俘獲及尸,一切死者,以張軍聲。明善固爭,以為 「王者之師,恭行天罰。小醜陸梁,戮其渠魁可爾,民何 辜焉?」既而又得賊所書贛、吉民丁十萬於籍者,有司 喜,欲滋蔓為利,明善請火其籍以滅跡,二郡遂安。陞 掾南行臺。未幾,授樞密院照磨,轉中書左曹掾,掾曹 無留事。始,明善在江西時,朱瑄為其省參政,明善有 馬,駿而瘠,瑄假為從騎,久益壯,瑄愛之,致米三十斛 酬其直。後瑄敗,江浙行省籍其家,得金穀之簿書,米 三十斛送元復,初不言以酬馬直,明善坐免。久之,有 為辨白其事者,乃復掾省曹。仁宗居東宮,首擢為太 子文學。及即位,改翰林待制,預修成宗、《順宗實錄》,陞 翰林直學士。詔節《尚書》經文,譯其關政要者以進。明 善舉宋忠臣子集賢直學士文陞同譯潤,許之。書成, 每奏一篇,帝必稱善曰:「二帝三王之道,非卿莫聞也。」 興聖太后既受尊號,廷臣請因肆赦,明善曰:「數赦非 善人之福,宥過可也。」奉旨出賑山東、河南饑。時彭城、 下邳諸州連數十驛,民餓馬斃,而官無文書賑貸。明 善以鈔萬二千錠分給之,曰:「擅命獲罪,所不辭也。」還 修《武宗實錄》,又陞翰林侍講學士,預議科舉服色等 事。延祐二年,始會試天下進士,明善首充考試官。及 廷試,又為讀卷官,所取士後多為名臣。改禮部尚書, 正孔氏宗法,以宣聖五十五世孫思晦襲封衍聖公 事,上制可之。擢參議中書省事,旋復入翰林為侍讀。 歲中,拜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又召入集賢為侍讀,議 廣廟制。陞翰林學士,修《仁宗實錄》。英宗親祼太室,禮 官進祝冊,請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當 時莫並焉。至治二年卒於位。泰定間,贈資善大夫、河 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諡曰文敏。明善早以文 章自豪,出入秦、漢間,晚益精詣,有文集行世。初在江 西、金陵,每與虞集劇論,以相切劘。明善言:「《集》治諸經, 惟朱子所定者耳,自漢以來先儒所嘗盡心者,考之 殊未博。」集亦言:「凡為文辭,得所欲言而止。必如明善 云,若雷霆之震驚,鬼神之靈變然後可,非性情之正 也。」二人初相得甚驩,至京師,乃復不能相下。董士選 之自中臺行省江浙也,二人者俱送出都門外。士選 曰:「伯生以教導為職,當早還復初,宜更送我集還。」明 善送至二十里外。士選下馬入邸舍中,為席,出橐中 殽,酌酒同飲,乃舉酒屬明善曰:「士選以功臣子出入 臺省,無補國家,惟求得佳士數人,為朝廷用之。如復 初與伯生,他日必皆光顯,然恐不免為人構間。復初 中原人也,仕必當道。伯生南人,將為復初摧折,今為 我飲此酒,慎勿如是。」明善受卮酒,跪而釂之,起立言 曰:「誠如公言,無論他日,今隙已開矣。請公再賜二卮, 明善終身不敢忘公言。」乃再飲而別。真人吳全節與 明善交尤密,嘗求明善作文。既成,明善謂全節曰:「伯 生見吾文,必有譏彈,吾所欲知。成季為我治具,招伯 生來觀之,若已入石,則無及矣。」明日集至,明善出其 文問何如集,曰:「公能從《集》言去百有餘字,則可傳矣。」 明善即泚筆屬集,凡刪百二十字而文益精當。明善 大喜,乃驩好如《初集》。每見明經之士,亦以明善之言 告之。明善一子晦蔭受峽州路同知,早卒。

虞集

按《元史》本傳:「集字伯生,宋丞相允文五世孫也。曾祖 剛簡,為利州路提刑,有治績,嘗與臨邛魏了翁、成都 范仲黼、李心傳軰講學蜀東門外,得程、朱氏微旨,著 《易》《詩》《書》《論語說》以發明其義,蜀人師尊之。祖㠭,知連 州,亦以文學知名。父汲,黃岡尉,宋亡,僑居臨州崇仁, 與吳澄為友,澄稱其文清而醇。嘗再至京師,贖族人」 被俘者十餘口以歸,由是家貧。晚稍起家,教授於諸 生中,得孛術魯翀、歐陽元而稱許之。以翰林院編修 官致仕。娶楊氏,國子祭酒文仲女。咸淳間,文仲守衡, 以汲從未有子,為禱於南嶽。集之將生,文仲晨起衣 冠,坐而假寐,夢一道士至前,牙兵啟曰:「南嶽真人來 見。」既覺,聞甥館得男,心頗異之。集三歲即知讀書。歲 乙亥,汲挈家趨嶺外,干戈中無書冊可攜,楊氏口授 《論語》《孟子》《左氏傳》、歐蘇文,聞輒成誦。比還長沙,就外 傅始得刻本,則已盡讀諸經,通其大義矣。文仲世以 《春秋》名家,而族弟參知政事棟,明於性理之學,楊氏 在室,即盡通其說。故集與弟槃皆受業家庭,出則以 契家子從吳澄遊,授受具有源委。左丞董士選自江 西除南行臺中丞,延集家塾。大德初,始至京師,以大 臣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雖以訓迪為職,而益自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