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道十三年九月,拜翰林學士,遂上《四朝史》,一祖八 宗,百七十八年為一書。淳熙改元,進煥章閣學士。 《倪思傳》。思除禮部侍郎。上久不過重華宮,思疏十上, 言多痛切。會上召嘉王,思言:「壽皇欲見陛下,亦猶陛 下之於嘉王也。」上為動容。時李皇后寖預政,思進講。 《姜氏會齊侯於濼》,因奏:「人主治國,必自齊家始。家之 不能齊者,不能防其漸也。始於褻狎,終於恣橫,卒至 於陰陽易位,內外無別,甚則離間父子。漢之呂氏,唐 之武、韋,幾至亂亡,不但魯莊公也。」上悚然。趙汝愚同 侍經筵,退語人曰:「讜直如此,吾黨不逮也。」
《彭龜年傳》:「龜年遷中書舍人。寧宗嘗謂:退朝無事,恐 自怠惰,非多讀書不可。龜年奏:人君之學與書生異, 惟能虛心受諫,遷善改過,乃聖學中第一事,豈在多 哉。一日,御筆書朱熹、黃裳、陳傅良、彭龜年、黃由、沈有 開、李巘、京鏜、黃艾、鄧馹十人姓名示龜年云:十人可 充講官否。龜年對曰:『陛下若招徠一世之傑如朱熹』」 輩,方厭人望,不可專以「潛邸學官為之。」
《高斯得傳》:「斯得,字不妄,利州路提點刑獄、知沔州,稼 之子也。少從李坤臣學,坤臣瞽,斯得左右扶持之。中 成都路轉運司試,補入太學。紹定二年,舉進士,授利 路觀察推官。越二年,辟差四川茶馬幹辦公事。李心 傳以著作佐郎領史事,即成都修《國朝會要》,辟為檢 閱文字。端平二年九月,稼死事於沔。時大元兵屯沔」, 斯得日夜西嚮號泣。會其僮至自沔,知稼戰沒處,與 斯得潛行至其地,遂得稼遺體,奉以歸,見者感泣。服 除而哀傷不已,無意仕進。心傳方修四朝史,辟為史 館檢閱,秩同祕閣校勘,蓋創員也。斯得分修光、寧二 帝紀,尋遷史館校勘,又遷軍器監主簿兼史館校勘。 時丞相史嵩之柄國,斯得遇對空臆,盡言冬雷,斯得 應詔上封事,乞擇才並相,由是忤嵩之意。遷太常寺 主簿仍兼史館校勘。時斯得叔父定子以禮部尚書 領史事,時人以為美談。會太學博士劉應起入對,拄 嵩之,嵩之恚,使其黨言叔父、兄子不可同朝,以斯得 添差通判紹興府。淳祐二年,《四朝帝紀》書成,上之。嵩 之妄加毀譽於理宗、濟王。改斯得所草《寧宗紀》末卷, 斯得與史官杜範、王遂辯之。範報書亦有「姦人勦入 邪說」之語,然書已登進矣。心傳藏斯得所草,題其末 曰「前史官高某撰而已。」後斯得權工部侍郎,遂兼同 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仍兼侍講。進《高宗繫年要錄 綱目》,帝善之。
《李心傳傳》。「心傳,字微之,宗正寺簿舜臣之子也。慶元 元年薦於鄉,既下第,絕意不復應舉,閉戶著書。晚因 崔與之、許奕、魏了翁等,合前後二十三人之薦,自制 置司敦遣至闕下,為史館校勘,賜進士出身,專修《中 興四朝帝紀》。」甫成,其三因言者罷,添差通判成都府, 尋遷著作佐郎兼四川制置司參議官。詔無入議幕, 許辟官置𡱈。踵修《十三朝會要》,端平三年成書。召赴 闕,為工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