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21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有子二人,喜也,所以防嫉妒,令重繼嗣也。因以備尊尊親親也。九者,極陽數也。不再娶者,所以節人情,開媵路。一云,猶今言新婦是也。案《儀禮喪服傳》云:夫之昆弟何以無服也?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謂弟之妻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故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無慎乎?鄭注云:「道猶行也。言婦人棄姓無常秩稱,嫁於父,行則為母行,嫁於子行則為婦行。」 謂弟之妻。為婦者,卑遠之,故謂之娣。嫂者,尊嚴之稱,是嫂亦可謂之母乎?嫂猶叟也。叟,老人稱也。是為序男女之別爾。若己以母婦之服服兄弟之妻,兄弟之妻以舅子之服服己,則是亂昭穆之序也。治猶理也,父母兄弟夫婦之理,人倫之大者,可不慎乎!《大傳》曰:「同姓從宗,合族屬;異姓主名,治際會。名著而男女有別。」 是別嫂、婦之名也。郭云:「猶今言新婦者,以時驗而知也。」 至今猶然。一今相呼先後或云妯娌者,《廣雅》云:「娣姒。妯,娌姒,先後也。」 人多疑娣姒之名,皆以為兄妻,呼弟妻為娣,弟妻呼兄妻為姒,因即惑於斯文,不知何以為說?今謂母婦之號,隨夫尊卑,娣姒之名,從身長幼。以其俱來夫族,其夫班秩既同,尊卑無以相加,遂從身之少長。《喪服·小功章》曰:「娣姒婦報。」 《傳》曰:「娣姒婦者,弟長也。」 以弟長解娣姒,言娣是弟,姒是長也。《公羊傳》亦云:「娣者何?弟也。」 是其以弟解娣,自然以長解姒。長謂身之年長,非夫之年長也。此云「長婦」 ,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者,止言婦之長稚,不言夫之大小。《左傳成公十一年》「穆姜謂聲伯之母為姒」 ;《昭公寺八年傳》「叔向之嫂謂叔向之妻為姒。」 二者皆呼夫弟之妻為姒,豈計夫之長幼乎?上云「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 郭云:「同出,謂俱嫁,事一夫也。事一夫者,以」 己生先後為娣姒,則知娣姒以己之年,非夫之年也。故賈逵、鄭元及杜預皆云:「兄弟之妻相謂為姒。」 言兩人相謂長者為姒,知娣姒之名,不計夫之長幼也。

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則曰「君舅、 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

《國語》曰:「吾聞之先姑。」

謂夫之庶母為「少姑」,夫之兄為「兄公。」

今俗呼「兄鍾」,語之轉耳。

「夫之弟為叔,夫之姊為『女公』」,夫之女弟為「女妹。」

今謂之《女妹》是也。

子之妻謂婦,「長婦為嫡婦,眾婦為庶婦。」女子子之夫 為婿,婿之父為姻,婦之父為婚,父之黨為宗族,母與 妻之黨為兄弟,婦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謂為婚姻,兩 婿相謂為亞。

《詩》曰:「瑣瑣姻亞。」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婿,

婦之黨為婚兄弟,婿之黨為姻兄弟。

古者皆謂婚姻為「兄弟。」

嬪,婦也。

《書》曰:「嬪于虞。」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也。

此別夫婦婚姻之名也。《說文》云:「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白虎通》云:「夫婦者何謂也?夫者,扶也。以道扶接。婦者,服也,以禮屈服。謂之舅姑者何?舅者舊也;姑者故也。舊故老人稱也。夫之父母謂舅姑何?尊如父而非父者,舅也;親如母而非母者,姑也。」鄭註《喪服傳》云:「女子子者,子女也,別於男子也。」《說文》云:「婿,女之夫也。」從士從胥,聞一知十為士。胥者,有才智之稱,故謂女之夫為婿。《廣雅》云:「婿謂之倩。」《方言》云:「東齊之間,婿謂之倩。」《白虎通》云:「婚姻者何?謂昏時行禮,故曰婚;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註《國語》曰:「吾聞之先姑者。」《魯語》,季康子問于公父文伯之母曰:「『主亦有以語肥也』。對曰:『吾能老而已,何以語』子?曰:『雖然,肥,願有聞于主』。」對曰:「吾聞諸先姑曰:『君子能勞後世有繼』。子夏聞之曰:『善哉!商聞之曰:『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夫婦學于舅姑者也是矣。瑣瑣姻亞,《小雅節南山》文也。劉熙《釋名》云:『兩婿相謂為亞者,言每一人取姊,一人取妹,相亞次也』』』。」又並來女氏,則姊夫在前,妹夫在後,亦相亞也。古者皆謂婚姻為兄弟者,《禮記》,曾子問曰:「昏禮既納幣,有吉日,女之父母死,則如之何?」孔子曰:「婿使人弔,如婿之父母死,則女之家亦使人弔。」鄭注云:「必使人弔者,未成兄弟。」又云:「父喪稱父,母喪稱母。父母不在,則稱伯父世母。婿已葬,婿之伯父致命女氏曰:『某之子有父母之喪,不得嗣為兄弟,使某致命』。女氏許諾」,而弗敢嫁,禮也。是古者謂婚姻為兄弟,以夫婦有兄弟之義。或據婿於妻之父母有緦服,故得謂之兄弟也。「嬪于虞」者,按《堯典》:「群臣共舉舜於帝,帝曰:『我其試哉!女于時觀厥刑于二女,釐降二女於媯汭,嬪于虞』。」孔安國注云:「降,下。嬪婦也。舜為匹夫,能以義理下帝女之心於所居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