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合者,不可強言以鉤之。若然,則近於譎。
心誠色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
虛心接人,則於人無忤。自滿者反是。
處鄉黨尤宜謹其所為,「道無不在」故也。
接人皆當以誠意。
於人之微賤,皆當以誠敬待之,不可忽慢。
處鄉人,皆當敬而愛之。雖三尺童子,亦當以誠心愛 之,不可侮慢也。
一失人,則「人皆莫之與」,孤立而無助矣。
《無妄》主於人,庶幾不失所守。
《器量》
「天無不包,地無不載」,君子法之。
人須有容乃大。古謂「山藪藏疾,川澤納汙,瑾瑜掩瑕。」 有容之謂也。
《程子》謂:「人天資有量者,雖江海之大,皆有滿,唯聖人 之量道也」,自無滿時。近觀人素稱有量者不能不滿, 益信程子之言矣。
「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識過人者能之。
《經》曰:「有容德乃大,有忍事乃濟」者。宜深體之。
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凡《深藏》者必「重器」,而顯露者必「賤物。」
《持盈》惟有德者能之。
「人有才而露」,只是淺。深則不露,方為一事,即欲人知 淺之尤甚者也。
識高則量大,氣盛則聲宏。
識量大,則毀譽欣戚不足以動其中。
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觸忤,斯能為人不能為之事功。 凡事分所當為,不可有一毫矜伐之意。
「德冠古今,功滿天下」,皆分內事,與人一毫殊不相干, 何矜伐之有。
凡事皆當推功讓能於人,不可有一毫「自德自能」之 意。
天地公共之理,人得之為性。人能盡其性,是亦公共 之理耳,無可矜伐者。故程子曰:「達理則樂天而不競, 內充故退讓而不矜。」
「聞人毀己而怒」,則「譽己者至矣。」
人譽己果有善,但當持其善,不可有自喜之心,無善 則增修焉可也。人毀己果有惡,即當去其惡,不可有 惡聞之意,無惡則加勉焉可也。
外物得亦不喜,失亦不怒,則心定矣。得失而喜怒生 焉,是猶累於外物而心未定也。
聞人毀己,即怫然怒,是水不可磯也,其小也固矣。 「不為眾譽而加喜,不為眾毀而加戚,其過人遠矣。」 疑人輕己者,皆內不足。
略有與人計較短長意,即是渣滓消融未盡。
王達筆疇
《交道》
「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朋友之道也。世之 人喜於目前而不慮於日後,一言稍合,殺羔羊,具美 酒,出妻子,傾肝膽,雖絲竹無以喻其和,雖金石無以 喻其堅,惟恐心之不結,頸之不刎,情之不通也。及乎 片言不合,一利不均,一食不至,則怒心斯生,各相厭 斁。凡昔日出妻子者,造之為是非之根;傾肝膽者,畜 之為譁詰之本其和且堅者,變之為干戈矛盾之相 仇矣,不亦深可戒哉!是故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 之者,不過以義相合爾。吁!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 交濃如醴。水雖淡,久而味長,醴雖濃,久而怨起。吾聞 之古人云:
察其言,觀其色,究其心,約交之道也。聖人云:「汎愛眾 而親仁。」汎愛眾,固美事也,然不親仁,則流於曠蕩無 節而不知所歸。今有人焉,其言甚甘,未足信也,必也 察其色,其色甚和,未足信也,必也究其心。心與色同, 色與言合,此必正直忠孝之士也,與之交則無悔。其 有欲言不言,而藏鉤鉗之機,欲笑不笑,而含捭闔之 意,此必奸人也。由是而知其心矣。欲與我交,其可哉? 遠之,可也;敬之,可也;「交乎心」,則不可也。
我以厚待人,人以薄待我,匪薄也,我厚之未至也;我 以禮接人,人以虐加我,匪虐也,我禮之未至也。厚也, 禮也,自我行之;薄也,虐也,由我召之。彼何罪耶?然則 厚矣,禮矣,彼復薄虐者,乃我命也,彼何罪耶?是故不 怨天,不尤人,庶幾君子乎!
以言譏人,此學者之大病,取禍之大端也。夫君子之 存心,皆天理也。天理存則心平而氣和。心平而氣和, 則人有過,自能容之矣,尚何用言譏之哉?大抵好以 言譏人者,必其忮心之重者也。惟其忮心之重也,所 以見人富貴則忌之,見人聲名則疾之。忌之疾之之 心,蓄之於平日;譏之激之之言,發之於尋常。殊不知 結怨已深,搆禍已稔,身亡家破,不可已矣。是故君子 貴乎養心焉。稠人廣坐之中,不可極口議論,逞己之 長,非惟惹妬,抑亦傷人。豈無有過者在其中耶?議論 到彼,則彼不言而心憾。且如對官長而言清,則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