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今。」
《九藥篇》:「有道交者,有德交者,有事交者。道交者,父子 也,出於是非賢愚之外。故久德交者,則有是非賢愚 矣。故或合或離,事交者合則離。」
《管子·法禁》篇:「交人則以為己賜,聖王之禁也。」
「遠交以踰群」,聖王之禁也。
《形勢解》:「與人交,多詐偽,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 之交。」初雖相歡,後必相咄。故曰:「烏集之交,雖善不親。」 《列子力命》篇:「世稱管鮑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實 無善交,實無用能也。實無善交,實無用能者,非更有 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鮑叔非 能舉賢,不得不舉;小白非能用讎,不得不用。」
《墨子修身》篇:「近者不親,無務來遠;親戚不附,無務外 交。」
「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遍物不博, 辨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荀子勸學》篇:「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 而近中正也。」
《非十二子》篇:「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 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 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 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 《君道》篇:「其於百官之事,伎藝之人也,不與之爭能,而 致善用其功。其侍上也,忠順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 而不」偏,其交遊也緣義而有類,其居鄉里也,容而不 亂。
《宥坐》篇:「與小人處者,吾殆之也。」
《韓子愛臣》篇:「人臣處國無私朝,居軍無私交。」
《有度》篇:「若以譽進能,則臣離上而下比周;若以黨舉 官,則民務交而不求用於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國亂。 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則好賞惡罰之人,釋公行,行 私術,比周以相為也。忘主外交,以進其與,則其下所 以為上者薄矣。交眾與多,外內朋黨,雖有大過,其蔽 多矣。」
民不越鄉而交,無百里之戚,貴賤不相踰,愚智提衡 而立,治之至也。
《五蠹》篇:「布衣相與友,無富厚以相利,無威勢以相懼 也。故求不欺之士。」
《解老》篇:「義者,知交朋友之接也。親疏,內外之分也,知 交友朋之相助也。宜親者內,而疏者外。」宜義者,謂其 宜也。
《呂子正名》篇:「尹文曰:『交友則信,居鄉則悌』。」
《戰國策》:江乙說安陵君曰:「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以 財交者,財盡而交絕。」
《史記孟嘗君傳》:「馮驩曰:『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 然也』。」
《蘇秦傳》:秦說趙肅侯曰:「安民之本,在乎擇交,擇交而 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
《素書求人之志章》:「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 以接人。」
《安禮章》:「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 美相妬,同知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 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 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以理違。 《淮南子原道訓》所謂「人者偶。」智故曲巧偽詐,所以 俛仰於世人而與俗交者,隨人者,與俗交者也。 《精神訓》衰世湊學,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矯拂 其情,以與世交。故目雖欲之,禁之以度;心雖樂之,節 之以禮;趨翔周旋,詘節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 飲,外束其形,內總其德,鉗陰陽之和,而迫性命之情, 故終身為悲。
《氾論訓》「聖人以文交於世,而以實從事於宜,不結于 一跡之塗,凝滯而不化。」
《詮言》訓「人,舉其疵則怨人鑑見其醜則善鑑人能接 物而不與己焉,則免於累矣。」
外交而為援,事大而為安,不若內治而待時。凡事人 者,必以寶幣卑辭。事以玉帛,則貨殫而欲不厭;卑體 婉辭,則諭說而交不結;約束誓盟,則約定而反無日。 雖割國之錙錘以事人,而無自恃之道,不足以為全 說。《山訓》行合趨同,千里相從;趨不合行不同。對門不 通。海水雖大,不受胔芥。日月不應非其氣,君子不容 非其類也。
《新書大政下》篇:「交接之道,不過於為身。故不肖者之 為身也,不可以接友。」
《修政語》上篇:帝舜曰:「吾盡吾敬以事吾上,故見為忠 焉;吾盡吾敬以接吾敵,故見為信焉;吾盡吾敬以使 吾下,故見為愛焉。」
《大戴禮衛將軍文子》篇:「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銀手如 㫁。是卜商之行也。」 《文王官人》篇:「省其出入,觀其交友;省其交友,觀其任 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