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1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交誼典

 第七卷目錄

 師弟部彙考

  禮記曲禮上 檀弓

  周禮天官太宰 地官大司徒 師氏

  管子弟子職

 師弟部總論

  書經商書仲虺之誥

  禮記學記

  老子上篇

  荀子修身 儒效 致仕

  呂子尊師 誣徒 勸學

  漢劉向說苑建本

  韓詩外傳論尊師

  揚子學行 問明

  王符潛夫論讚學

  魏徐幹中論治學

  宋周子通書

  冊府元龜帝王尊師 師道

  朱子語類力行

  性理會通人倫

 師弟部藝文一

  與阮瞻書        晉司馬越

  送劉太真詩序      唐蕭穎士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柳宗元

  答嚴厚輿論師道書      前人

  報袁君陳秀才避師名書    前人

  答貢士蕭纂求為師書     前人

  師說            韓愈

  答竇秀才書         前人

  策問            前人

  上韓吏部書        林簡言

  薦師疏          李德裕

  胡先生墓表       宋歐陽修

  師說            王令

  感舊賦          明王寵

  師說上          王世貞

  師說下

  與吳次尾論師生稱謂書   張自烈

  續師說           前人

交誼典第七卷

師弟部彙考

《禮記》

《曲禮上》

《宦學》事師,非禮不親。

集說熊氏曰:「宦謂學仕宦之事,學謂習學六藝。此二者俱是事師,非禮不親。」藍田呂氏曰:「宦,家臣也。仕為家臣而未升諸公,蓋亦學為仕者也。學者,學道藝者也。二者之學,皆有師師、弟子之分不正,則學之意不誠;學之意不誠,則師弟子之情不親,而教不行,故曰『非禮不親』。」永嘉戴氏曰:「夫《禮》主于分,分主于嚴,疑非所以」為親也,然粲然有文以相接,而情意相通,乃其所以為親也。狎則不敬,不敬則乖戾隨之矣,故曰「非禮不親。」

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 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

陳注呂氏曰:「先生者,父兄之稱,有德齒可為人師者,猶父兄也,故亦稱先生。」以師為父兄,則學者自比于子弟,故稱「弟子。」

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戒勿越。

戒勿越廣敬也。陳注疏曰:坐亦跪也。弟子將行,若遇師諸物,或當己前,則跪而遷移之,戒慎不得踰越。集說藍田呂氏曰:《書策》:「琴瑟之為物,先生之所常御也。物猶加敬,人可知也。」

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坐必安,執爾顏,長者不及毋儳 言。

陳注古者,席地而俎豆在其前。盡後,謙也;盡前,恐汙席也。儳,暫也。亦參錯不齊之貌。長者言事未竟,未及其他。少者不可舉他事,為言錯雜。長者之說,

正爾容,聽必恭,毋勦說,毋雷同,必則古,昔,稱先王。

陳注上言「執爾顏」,謂顏色無或變異。此言「正爾容」,則正其一身之容貌也。「聽必恭」,亦謂聽長者之言也。攬取他人之說以為己說,謂之「勦說。」聞人之言而附和之,謂之「雷同」,如雷之聲發而物同應之也。《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