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1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何業也。噫吁!是何君親之多也?彼其執弟子者,固已 謬矣,然猶諉之曰厚,至偃然而居師者,何也?私天子 之公法而身之,私天子之公人而弟子之。《易》曰:「渙其 群」,此非所謂群乎?乃至欲以區區一第而籠賢者,亦 淺矣。聞之先臣霍公韜者,舉南宮第一,然不為座主, 稱門生。既知舉,亦謝諸生不相通,曰:「吾以矯夫世之 無恥者。」嗚呼!如霍公者,知師者也。

《與吳次尾論師生稱謂書》
張自烈

正名定分,關係國體,不可不慎。即師生稱謂間,非誠 無以致敬,非信無以行久。不誠不信,則為亂隨之。近 世以為細故而忽之者,非也。沈治先語僕云:「金陵黃 圯孺,少嘗受業家眉生,每謁某,稱晚生。及登賢書,則 改稱晚弟。」僕曰:「使圯孺成進士,不改晚弟為侍弟乎? 以晚弟施之業師,之弟異日得志為顯官,是其師落 落諸生耳,不又改門生為晚生乎?」治先笑而退。夫弟 之尊師,與子之尊父,情與文一也。今弟子面謁其師, 稱老師,退與同儕語,則稱師之字與號某老師矣。師 之友與師同學同道,年相若,則師軰行也。齒長於師 而文行過之,又師所兄事師事者也。凡弟子謁見師 之友,名刺當稱晚,稱其師兄事、師事之人當稱先生, 當隅坐。今則概稱小弟,社弟與之抗禮矣。樸謹者稱 晚弟止矣,不稱先生而稱老兄矣。至稱其師於師之 友之前,又不直稱之曰某老師,不明言某老師之門 人僅稱之曰某老,若未嘗親受業於其門者。使吾輩 道路接遇之時,不識某為某先生之徒,往往加等見 待,某生,恬然受之弗辭。孟軻曰:「人役而恥為役,由弓 人而恥為弓,矢人而恥為矢也。」豈意今天下弟子,恥 受命於其師哉?後生心術之儇薄,器量之褊狹,學問 之疏陋,皆如此,可見無惑乎德業文章之不古若也。 僕嘗慨師道陵替,四方士無復知隆師重道者,一切 執贄稱弟子於僕之門,僕皆不苟受。一二年少有學 識之士,既問業於僕,僕先舉生平良友如兄輩者,詳 示以里處、姓氏,且戒之曰:「此某先生為某所兄事,即 汝儕師也,謹事之。」以故凡為𦬊山門人,如許生、顧生、 蔡生謁兄,未有不稱門下晚生者也。兄四方及門年 少如某某,每謁諸同人名刺,或汎稱教下晚弟,或妄 稱社小弟,失與圯孺稱晚弟,於治先同兄,蓋未之知 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唐貞觀定太子見 三師儀,其與書前後稱名惶恐,皆所以尊師也。僕謂 弟子之於師,宜無事不遵繩尺。今也一稱謂間,悍焉 不奉師命,如此可以傲睨師之友,即可以傲睨其師; 可以傲睨其師,即可以侮慢君父,不臣不子,職為厲 階。吾輩抗顏為人師,豈不可反覆曉譬,使諸生痛改 前失哉?尤可嘆者,吳中諸子皆好為人師,遊其門者, 諸子皆降體屈節。汝爾相嬲,無復古人督課成就之 意,甚有朝執經而夕叛去者。此又為人師者之過,非 盡年少諸生之罪也。吾輩為守待計,思所以正人心、 易風俗,杜漸防微,自師弟稱謂始。雖以「必敬必信」勖 諸生,而其間「先自治而後治人」之道,尢不可不加謹。 偶感黃生事,為訟言至此,知兄不以僕為謬風。便郵 僕書,併告維斗、仲馭,使知為人師者,雖稱謂亦有道, 諸生或聞僕言而少知警也。幸甚!

《續師說》
前人

唐韓愈慨師道不古,著《師說》以貽李生。蓋謂學無常 師,師無少長貴賤,恥師則愚以益愚,陸象山亟稱之。 余意聖師賢,長師少,貴師賤,似也,然猶有進於是者。 歐陽修曰:「世無師,學者當師經。」或又曰:「賢人師聖人, 聖人師萬物。」夫經以貫道,其人亡而其書存,非有語 言相講授,苟從而師之,傳道解惑,胥是焉在。若夫萬 物,則異類耳,何師之有?然古者師蜂立君臣,師蜘蛛 立網罟,師拱鼠制禮,師戰蟻制兵,前民利用,皆於物 是取,豈獨剡子、師襄可師哉?雖然,師經,師萬物,求善 而止,不善則廢,猶未盡師之道也。《書》曰:「主善為師。」師, 善也。孔子曰:「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不賢而內自省。」師 不善也。至於不善皆師,則萬物之可「師者眾矣。孰謂 善師者徒求諸弟子哉?然則不求師失之妄,專師善 失之隘。能師不善,則日進無疆。惜夫退之告李生者 不及此耳。」或問:「何以師不善?」曰:「毋自欺,內訟過而已。 入道自寡過始,寡過自求師始,求師自省身始。不自 省而徒賓賓焉,求吾師而從之,雖終身遊仲尼之門, 若宰予、陳亢輩,模範」儼然,惡在其能傳道解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