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遍施于天下,在擇其人之賢愚而厚薄等級之可
也。假如賢者至,閣下乃一見之;愚者至,不得見焉,則 賢者莫不至,而愚者日遠矣。假如愚者至,閣下以千 金與之;賢者至,亦以千金與之,則愚者莫不至,而賢 者日遠矣。」杜祁公衍性好施,張瓌曰:「公之好施,人所」 能及也;其不妄施,人之所不能及也。吁!今之施者,半 及于沙門弟子止矣。余以為此不惟施之三寶,而當 並施之三教;不惟施之三教,而當首施之三族。 有士人贗作韓魏公書,謁蔡君謨,蔡心疑之,然士頗 豪,與三千緡,因回書遣兵送之,併致果物于魏公。士 至京謁公,以其故請罪。公徐曰:「君謨手段小,恐未足 以了公事。」因作書令見夏太尉,子弟有不然者,公曰: 「士能為我書,又能動君謨。」其才器亦不凡矣。至關中, 夏竟官之。范文正在睢陽掌學,有孫秀才者索游上 謁,文正贈錢一千,明年復謁,公又贈一千。因問何為 汲汲道路?孫戚然曰:「老母無養。」公見孫詞氣甚非,乞 客,因為補學職,授以《春秋》,月得三千供養。孫篤學,公 甚愛之,明年俱解去。後十年聞太山下有孫明復先 生,以春秋教授,道德高邁,朝廷召至太學,即昔日索 游孫秀才也。公嘆曰:「貧累大矣,倘因循索米至老,雖 人才如明復者,將猶汨沒而不見也。」語云:「緩急人之 所時有也。」今富貴人不知貧賤,痛癢亦是一過。況貧 賤中往往「有豪傑」,須是「大著眼、寬拄腹」可也。
餽遺部外編
劉向《列仙傳》:「安期先生者,時人皆言千歲公。秦始皇 請與語,三日三夜,賜金璧數千萬,出于阜鄉,皆置去, 留書,以赤玉舄一量為報,曰:『後千歲求我于蓬萊山 下』。」
《異苑》:晉義熙中,虞道施乘車出行,忽有一人著烏衣 逕來上車,云令寄載十許里耳。道施試視,此人頭上 有光,口目皆赤,面悉是毛,異於始時。既不敢遣,行十 里中,如言而去。臨別語道施:「我是驅除大將軍,感汝 相容。」因贈銀鐸一雙而滅。
《魏書段承根傳》:「承根父暉,師事歐陽湯,有一童子與 之同志。後二年,童子辭歸,暉戲作木馬與之,童子甚 悅,謝暉曰:『吾太山府君子,奉敕遊學,今將歸,煩子厚 贈,無以報德,子後位至常伯封侯。言終,乘木馬騰空 而去』。」
尚書故實,嘗有一淪落衣冠,以先人執友,方為邦伯, 因遠投謁,冀有厚需。及謁見,即情極尋常,所賚至寡, 歸無道路之費,愁怨動容,因閒步長衢,歎吒不已。忽 有一人衣服垢敝,行過於前,迴目之曰:「公有不平之 氣,余願知之。」因具告情旨,答曰:「止於厚卹小事耳,今 夜可宿某舍。」至暮往,即已遲望門外,遂延入,謂之曰: 「余隱者也,見為縣獄卒,要在濟人之急。」既夜分,取一 碗合於面前,俄頃揭看,見一班白紫綬者,纔長數寸。 此人詬責之曰:「與人有分,不卹其孤,可乎?」紫衣者遜 謝久之,復用碗覆於地,更揭之,則無有矣。明日平旦, 聞傳聲覓某秀才甚急,往則紫衣斂板以待,情義頓 濃。遂贈數百縑,亦不言其事,豈非仙術乎。
《談圖》:「陽城責道州,未行,有書生五人訪城,冠帶甚弊, 城各以一縑與之。比至道州,城謁五龍祠,其縑皆在 神坐側。」今刻石載其事。
《瑯嬛記》:「君子國有鳳凰嶺,出天狗,一名胎詹。女仙與 族雪道君各以玉膏鍊成上藥,以相饋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