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4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薄,終而重之。當其所悅,謂不可奪;值其所醜,謂「不可 歡,然還成易地,則情變於初。」苟嗜欲有變,安知今之 所耽,不為臭腐;曩之所賤,不為奇美耶?假令廝養暴 登卿尹,則監門之類,蔑而遺之。由此言之,凡所區區, 一域之情耳,豈必不易哉?又飢餐者於將獲所欲,則 悅情注心,飽滿之後,釋然疏之,或有厭惡。然則榮華 酒色,有可疏之時。蚺蛇珍於越「土,中國遇而惡之;黼 黻貴於華夏,裸國得而棄之。當其無用,皆中國之蚺 蛇,裸國之黼黻也。」以大和為至樂,則榮華不足顧也; 以恬淡為至味,則酒色不足欽也。苟得意有地,俗之 所樂,皆糞土耳,何足戀哉!今談者不睹至樂之情,甘 減年殘生以從所願,此則李斯背儒以殉一朝之欲, 主父發憤思調五鼎之味耳。且鮑肆自玩而賤蘭茝, 猶海鳥對太牢而長愁,文侯聞雅樂而塞耳。故以榮 華為生具,謂濟萬世不足以喜耳。此皆無主於內,借 外物以樂之,外物雖豐,哀亦備矣。有主於中,以內樂 外,雖無鐘鼓,樂亦具矣。故得志者非軒冕也,有至樂 者非充詘也,得失無以累之耳。且父母有疾,在困而 瘳,則憂喜並用矣。由此言之,不若無喜可知也。然則 樂豈非至樂耶?故順天和以自然,以道德為師友,玩 陰陽之變化,得長生之永久,任自然以託身,並天地 而不朽者,孰享之哉?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 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 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五「者必存,雖心期 難老,口誦至言,咀嚼英華,呼吸太陽,不能不迴其操, 不夭其年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濟,元德日全, 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理之所效 也。然或有行踰曾閔,服膺仁義,動由中和,無甚大之 累,便謂人理已畢,以此自臧,而不盪喜怒,平神氣,而 欲卻老延年者,未之「聞也。或抗志希古,不榮名位,因 自高於馳騖;或運智御世,不嬰禍故,以此自貴。此於 用身,甫與鄉黨兒齒耆年同耳,以言存生,蓋闕如也。 或棄世不群,志氣和粹,不絕穀茹芝,無益於短期矣。 或瓊餱既儲,六氣並御,而能含光內觀,凝神復朴,栖 心於元冥之崖,含氣於莫大之涘者,則有老可卻,有 年可延」也。凡此數者,合而為用,不可相無,猶轅軸輪 轄,不可一乏於輿也。然人皆偏見,各備所患。單豹以 營內致斃,張毅以趨外失中,齊以誡濟西取敗,秦以 備戎狄自窮,此皆不兼之禍也。積善履信,世屢聞之。 慎言語,節飲食,學者識之。過此以往,莫之或知。請以 先覺語將來之覺者。

《養生論》
唐·牛僧孺

僧孺嘗讀嵇康《養生論》曰:「導養得理,以盡性命,下可 數百年。至於調節嗜慾,全息正氣,誠盡養生之能者。」 僧孺以養身之於養生,難與易相遠也。所以康能著 其論而陷大辟,蓋能其易不能其難者也。且天地稟 生之道眾,而貴之者寡,然而貴乎生,以有用於道也。 生而無用焉,貴其生矣,而又況康不能養乎哉?且康 居於是世,能忘名利之名,而不能使人忘其名;能忘 其情慾之情,而不能自忘其情;能防己喜怒於內,而 不能防人之喜怒於外。雖其名利情慾、喜怒之心不 改乎內,而能致其康寧焉。碩大焉,猶善豢者之犬彘 肥腯,適足使屠膾之刃促乎己矣。出而處,語而默,是 養其生者也;處而語,出而默,生其喪矣。「沮焉,溺焉,道 無邪,行無詭,言中規,行中矩,而得其時,是養生於出 處者也。孔焉孟焉,可而仕,否而退」,是養生於出處語 默之間者也。若中散者,栖乎下不可謂出,揚其名不 可謂默,非出處則在用中於禮義,人倫之道也。禮者, 道之器也。而肆情傲物,蔑棄冠服,是禮之大喪也。禮 喪而道喪,則鍾會欲無怒,晉王欲不刑之,不可得也。 然康之為人,區區不列於中人,豈欲引而謂之哉?以 拆文垂論,則人之中者引而惑必眾,故不得不明也。 先人有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又有患難以相 死,此得則死,此則得道得死而為壽,不以悲道得生 而為壽也。仁如比干而剖死,直如屈原而溺死,廉如 介推而焚死,忠如蕭,望之而藥。死而道存,洋洋乎不 已。予謂所存之生,闕二字「大是能養生者,若碌碌愚生, 不以五常之道為人,予焉知其壽?歟焉知其昆蟲歟? 木石歟?靈蛇千年,予不知其壽也;石有時而泐,予不 知其久也;葵能衛其足,予不知其全也。若康之養生 有類是也,適為下矣,又況不能類之者哉?」嗚呼!能養 生於道者,生死長短可也。

《續養生論》
宋·蘇軾

鄭子產曰:「火烈人望而畏之;水弱人狎而玩之。」翼奉 《論六情十二律》,其論水火也曰:「北方之情好也,好行 貪狼;南方之情惡也,惡行廉貞。廉貞故為君子,貪狼 故為小人。」予參二人之學而為之說曰:火烈而水弱。 烈生正,弱生邪。火為心,水為腎。故五臟之性,心正而 腎邪。腎無不邪者,雖上智之腎亦邪。然上智常不淫 者,心之官正,而腎聽命也。心無不正者,雖下愚之心 亦正。然下愚常淫者,心不官而腎為政也。知此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