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22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喪紀共笄,絰亦如之。

王昭禹曰:「喪紀則笄,而又加之以絰。其共九嬪外內婦所用,亦如祭祀賓客之禮,故曰亦如之。」

《釋名》

《釋首飾》

笄,係也。所以係冠,使不墜也。

簪,兟也,以兟連冠于髮也。又枝也,因形名之也。 揥,摘也,所以摘髮也。

導,所以導櫟鬢髮,使入巾幘之裏也。或曰:「櫟髮,以事 名之也。」

「王后首飾曰副。」副,覆也。以覆首,亦言覆,貳也,兼用眾 物,成其飾也。

《編編》為之次第髮也。

髲,被也。髮少者得以被助其髮也。

「剔也。」剔刑人之髮為之也。 《步搖》。上有垂珠。步則搖也。

《爵釵》,釵頭及上施爵也。

瑱,鎮也,懸當耳旁,不欲使人妄聽,自鎮重也。或曰:「充 耳」,充,塞也,塞耳亦所以止聽也。故《里語》曰:「不瘖不聾, 不成姑公。」

穿耳施珠曰「璫」,此本出于蠻夷所為也。蠻夷婦女輕 淫好走,故以此琅璫錘之也,今中國人傚之。耳 脂,砥也,著面柔滑如砥石也。

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

胡粉,胡餬也,脂和以塗面也。

黛,代也。滅眉毛去之,以此畫代其處也。

《脣脂》:以丹作之,象脣赤也。

香澤者,人髮恆枯悴,以此濡澤之也。

彊,其性凝,強以制服,亂髮也。

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此本天子諸侯群妾當以次 進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以口說,故注此于面, 灼然為識。女史見之,則不書其名於第錄也。

《赩粉》,赩,赤也。染粉使赤,以著頰上也。

《釋衣服》

王后之上服曰「褘衣」,畫翬雉之文於衣也。伊洛而南, 雉青質,五色備曰翬。鷂翬,畫鷂雉之文於衣也。江淮 而南,雉素質,五采皆備成章曰鷂。

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婦人蔽膝亦如之,齊人謂之 「巨巾。」田家婦女,出自田野,以覆其頭,故以為名也。 婦人上服曰「褂」,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 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內衣也。婦人以絳 作衣裳,上下連,四起施緣亦曰袍,義亦然也。

《晚下》如寫其下晚晚而危,婦人短者著之,可以拜也。

《段成式髻鬟品》

《髻鬟》

髻始自燧人氏,以髮相纏而無繫縛。

周文王加珠翠翹花,名曰「鳳髻凌雲髻。」

漢有「迎春髻」、《垂雲髻》。

王母降武帝宮,從者有「飛仙髻、九環髻。」

漢元帝宮中有「百合分髾髻、同心髻。」

梁冀妻作《墮馬髻》。

《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欣髻,又有「假髻。」

《合德》「有《欣》愁髻。」

貴妃,有義髻。

魏明帝宮有「涵煙髻。」

魏武帝宮有「反綰髻」,又梳「百花髻。」

晉惠帝宮有「芙蓉髻。」

梁宮有《羅光髻》。

陳宮有《隨雲髻》。

《隋文》宮有《九貞髻》。

煬帝宮有「《迎唐八寰》髻,又梳翻荷髻、坐愁髻。」

高祖宮有「《半翻髻》,反綰《樂游髻》。」

明皇帝宮中雙鐶、望仙髻、迴鶻髻。

貴妃作《愁來髻》。

貞元中,有《歸順髻》,又有《鬧掃妝髻》。

長安城中有「盤桓髻」、「驚鵠髻」,又「拋家髻」及「倭鬌髻」, 王憲亦作「《解散髻》,斜插簪。」

周弘文少時著錦絞髻。

《妝臺記》

《女飾》

舜加女人首飾,釵,雜以牙瑇瑁為之。 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曰「鳳 髻」,又有雲髻,步步而搖,故曰「步搖。」

始皇宮中悉好神仙之術,乃梳神仙髻,皆紅妝翠眉, 漢宮尚之。後有「迎春髻」、「垂雲髻」,亦相尚。

漢武就李夫人取玉簪搔頭,自此宮人多用玉。時王 母下降,從者皆「飛仙髻」、「九環髻」,遂貫以鳳頭釵、孔雀 搔頭,雲頭篦以瑇瑁為之。 漢明帝令宮人梳「百合分髾髻、同心髻。」

魏武帝令宮人梳「反綰髻,插雲頭篦」,又梳「百花髻。」 晉惠帝令宮人梳芙蓉髻,插通草五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