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1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釀而成疳也。渴而易饑。能食而瘦。腹脹下利。作 聲,日遠不治,遂生目病。其病生瞖睫,閉不能開,眵淚 如糊,久而膿流,竟枯其目。何則?為陽氣下走也,為陰 氣反上也。治法當如《陰陽應象大論》曰:「清陽出上竅, 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 濁陰歸六腑,各還其原,不反其常,是其治也。」當作升 陽降陰之劑,茯苓瀉濕湯主之,升麻龍膽草飲子主 之。此藥非專於目。并治已上數證。然勿後。後則危也。 為父母者其審諸。

《方賢奇效良方》

《目論》

「夫眼者,乃五臟六腑之精華,如日月麗天,昭明而不 可揜者也。其首尾赤眥屬心,其滿眼白睛屬肺,其烏 睛圓大屬肝,其上下肉胞屬脾,而中間黑瞳一點如 漆者,腎實主之。」是隨五臟,各有證應。然論其所主,則 瞳子之關係重焉。何以言之?目者,肝之外候也。肝取 木,腎取水,水能生木,子肝母腎,焉有子母而能相離 者哉?故肝腎之氣充,則精彩光明;肝腎之氣乏,則昏 蒙眩運,烏輪赤暈,刺痛浮漿,此肝熱也。膽生清淚,枯 黃遶睛,此肝虛也。瞳人開大,淡白偏斜,此腎虛也。瞳 人焦小,或帶微黃,此腎熱也。一虛一實,以此驗之。然 人知肝腎之氣相依而行,孰知心者神之舍,又所以 為肝腎之副焉,所謂「一而二,二而一」者也。何則?心主 血,肝藏血,血能生熱,凡熱衝發於眼,皆當清心涼肝, 又不可固執「水生木」之說。特眼者輕膜裹水,照徹四 方,遡源反本,非天一之水,又果孰為之主宰乎?析而 論之,則拘急牽颼,瞳青胞白,癢而清淚,不赤不疼,是 之謂「風眼」;烏輪突起,胞硬腫紅,眵淚濕漿,裏熱刺痛, 是之謂熱眼;眼渾而淚,胞腫而軟,上壅朦朧,酸澀微 赤,是之謂「氣眼。」其或風與熱并,則癢而浮赤,風與氣 搏,則癢澀昏沉。血熱交聚,故生淫膚、粟肉、紅縷、《偷針》 之類。氣血不至,故有眇視、胞垂、雀眼、盲障之形。淡紫 而隱紅者,為虛熱。鮮紅而妬赤者,為實熱。兩眥呈露 生努肉者,此心熱血旺。白睛紅膜如紙傘者,此氣滯 血凝。熱證,瞳人內湧,白睛帶濕,色浮而赤也。冷證:瞳 人青綠,白睛枯槁,氣沉而濁也。眼熱經久,復為風冷 所乘則赤爛;眼中不赤,但為痰飲所注則作疼。肝氣 不順而挾熱,所以羞明;熱氣蓄聚而傷胞,所以胞合。 吁!此外證之大概然爾,五臟不可闕一,脾與肺獨無 預,何耶?曰:白睛帶赤,或紅筋者,其熱在肺,上胞下胞, 或目脣間如疥點者,其熱在脾。脾主味也,五味之秀 養諸中,則精華發於外;肺主氣也,水火升降,榮衛流 轉,非氣孰能使之。前所謂「五臟各有證應」者,於此又 可推矣。雖然眼之為患,多生於熱,其間用藥,大抵以 清心涼肝,調血順氣為先。有如腎家惡燥,設遇虛證, 亦不過以當歸、地黃輩潤「養之,輕用溫藥不可也。況 夫肺能發燥,肝亦好潤,古方率用杏仁、柿乾、飴糖、砂 蜜為佐,果非潤益之意乎。」至於退瞖一節,尤關利害。 凡瞖起於肺家受熱,輕則朦朧,重則生瞖。「真珠瞖,狀 如碎米者易散;梅花瞖,狀如梅花瓣者難消。」雖瞖自 熱生,然治法先退瞖而後退熱者,謂熱輕生瞖。若先 去赤熱,則血為之冰,而瞖不能去。其有赤眼,與之涼 藥過多,又且滌之以水,不反掌而冰凝,眼特一團水 耳。水性清澄,尤不可規規於點洗,喜怒失節,嗜慾無 度,窮役眼力,泣涕過傷,凌寒衝風,當暑冒日,不避煙 火,飲啖熱多,此皆患生於腑臟者也。專事點洗可乎 哉?有能靜坐澄神,愛護目力,放懷息慮,心逸日「休,調 和飲食以養之,斟酌藥餌以平之」,明察秋毫,斷可必 矣。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

目病不宜用涼藥

目病多用涼藥,世俗之見也。又謂「目得血而能視」,遂 浪恃滋陰,不知五臟六腑之精華,皆上注於目,而精 華悉禀氣於脾胃,飲食化生,滋榮各臟腑上榮於目, 苦寒傷胃,四物泥膈,中氣受虧,飲食少而運化遲,氣 血不生,精華俱耗,而目眚轉甚矣。

《王綸明醫雜著》

《論外治忌寒涼》

眼赤腫痛,「古方用藥,內外不同,在內湯散,用苦寒辛 涼之藥以瀉其火;在外點洗,則用辛熱辛涼之藥,以 散其邪。故點藥莫要於冰片,而冰片大辛熱,以其性 辛甚,故借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熱氣。」古方用燒酒洗 眼,或用乾薑末、生薑汁點眼者,皆此意也。蓋赤眼是 火邪內炎,上攻於目,故內治用苦寒之藥,是治其本, 如鍋底之去薪也。然火邪既客於目,從內出外,若外 用寒涼以阻逆之,則鬱火內收,不得散矣。故點眼用 辛熱,而洗眼用熱湯,是火鬱則發,因而散之,從治法 也。世人不知冰片為劫藥,而誤認為寒,嘗用點眼,遂 致積熱入目,而昏暗瘴瞖,故云「眼不點不瞎」者,此也。 又不知外治忌寒涼,而妄將冷水、冷物、冷藥浥洗。致 昏瞎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