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膏粱積熱而致。先以調胃承氣湯七錢,加黃連三 錢、犀角一錢,疎下三兩行,次以升麻黃連湯治之而 愈。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面風

兩頰赤腫。其狀如疿,名頭面風。酒調消風散,食後服, 仍以杏仁去殼揩之。

《李梴醫學入門》

面寒

胃中有寒濕,則面不能耐寒,先以附子理中湯,次用 升麻附子湯。

面戴陽證

面戴陽者,浮火所衝也。又曰:「面戴陽者,面雖赤而不 紅活,乃下虛也。」醫者不察,誤用涼藥,則氣消而成大 病矣。

面上雜病

凡風刺、粉刺、䵟𪒟、痤疿、酒皶、肺風諸瘡,皆屬面上之 病。

風客皮膚,痰漬臟腑,則面生䵟𪒟。脾肺風濕搏熱,則 生瘡紅紫或腫,「升麻胃風湯加減用之。」

搭腮腫

腮腫亦名「痄腮」,因風熱或膏粱積熱而作,宜升麻黃 連湯,或升麻胃風湯,或荊防敗毒散。腫久不消,欲作 膿,宜托裏消毒散。腮、頰、齒、牙、脣、口俱腫,出血者,宜清 胃散加石膏。

《龔信古今醫鑑》

面病專屬胃

手足六陽之經,雖皆上至頭,而「足陽明胃之脈,起於 鼻,交頞中,入齒挾口環脣,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 維,絡於面上,故面病專屬於胃。其或風熱乘之,則令 人面腫」,或面鼻色紫,或風刺癮疹,或面熱,或面寒,隨 其經證而治之。

若面脣紫黑,宜升麻白芷湯。

《薛己醫案》

時毒

時毒者,為四時邪毒之氣感之於人也。其候發於鼻 面耳目,焮赤腫痛,重則咽喉頸項亦腫,或漫腫無頭, 或結核有根,令人憎寒發熱,頭痛或肢體痛,恍惚不 寧,咽喉閉塞。醫人不識,謂之傷寒,便服解熱之劑,一 二日間,腫勢益增,始知藥誤。原夫此疾,古無方論,初 發狀如傷寒,五七日間,乃能殺人。若能延至十日之 外,不治自愈也。「五日以前,精神昏亂,咽喉閉塞,語聲 不出,頭面益腫,食不知味者,必死之候」,治之無功矣。 然此疾有陽有陰,有可汗,有可下。粗工不識,但云熱 毒只用寒涼之藥,殊不知病有微甚,治有逆從,不可 不審也。

「脈浮數者,邪在表也,葛根牛蒡子湯、解毒升麻湯、升 麻牛蒡子散之類以發之。」脈沈實而便祕者,邪氣在 裏也,宜梔子仁湯。脈沈澀者,邪氣入深也,宜漏蘆湯、 大黃湯。

表實而不解者散之,以「芩連敗毒散。」

裏實而不利者,下之,以五利大黃湯。

表裏俱實而不解者,宜解表攻裏,並施以「通聖消毒 散。」

表裏俱解而不消者,和之以「劫瘴消毒飲。」

腫甚焮痛者。砭去惡血。更用消毒。以普濟消毒飲。次 用七神散。

頭面耳項赤腫作痛,咽乾發熱,脈浮數,以黃連敗毒 散,次以「劫瘴消毒散」、七神散。

若腫痛發熱作渴,而脈實便祕者,先以五利大黃湯, 次以「追疔奪命湯」,又次以水邊嫩桕根水煎,入酒和 服。

腫痛發熱,脈浮數,以芩連敗毒散,次以退熱消毒飲, 又次以「七神散。」

焮腫脹痛,作渴寒熱,便祕,脈數,按之緊實,以通聖消 毒散,次以芩連消毒散,又次以七神散。

腫勢已盛,大熱脈實者,先宜砭去惡血,次以「洗瘴散」 洗之,消腫散刷之,卻以蛇不見根同白梅搗傅牙齗, 含去涎。初服「追疔奪命湯」,次服「七神散、萬病解毒丸。」 表邪已解,腫尚不退,脈滑而數,乃瘀血欲作膿也,以 托裏消毒潰之。若脈浮數或洪數者,不可托之,只宜 消之,以烏苞子根水煎服,又以谷藤根水煎服,及用 祛瘴散服之。又宜於鼻內㗜以通氣散,取十餘嚏作 效。如㗜藥不作嚏者,不可治之證也。如嚏出膿者,治 之必愈。左右之人,每日嚏藥㗜之,必不傳染,其病人 亦每日用嚏藥三五次,以泄熱毒,此治時毒之良法 也。

經三四日不解者,不可大下,猶宜和解之,犀角連𧄍 散之類。至七八日,大小便通利,頭面腫起高赤者,可 服托裏散、黃芪散。

《徐春甫古今醫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