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5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聚則生膿汁,謂之「聤耳」也。

耳中生瘡

夫「耳內生瘡者。」為足少陰之經。其氣通於耳。其經虛 則風熱乘之。隨脈入於耳。與氣血相搏。故令耳內生 瘡也。

《危亦林得效方》

耳鳴

耳鳴,皆是腎精不足,陰虛火動也。痰火者鳴甚,腎虛 者微鳴。宜補腎丸、黃芪丸、大補丸、滋腎通氣湯,或六 味地黃丸。

《明方賢奇效良方》

《論耳鳴耳聾》

耳聾屬足少陰腎經,寄竅於耳,而腎之所主者精,精 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自聰矣。且耳聾所感不一,有 勞傷氣血,風邪乘熱,使精脫腎憊而聾者,有挾風而 聾者,有勞損而聾者。蓋十二經脈上絡於耳,其諸經 適有交併,則臟氣逆而為厥,厥氣搏入於耳,為厥聾。 耳者宗脈之所附,脈虛而風邪乘之,風入於耳,使經 氣否而不宣,為風聾。勞役傷於血氣,淫慾耗其精元, 瘦悴力疲,昏昏聵聵,為勞聾。或人善調養,氣血和平, 不妄作勞,其證漸愈。或不能謹避,勞傷精氣神,風邪 停滯,則為久聾之證。又有耳觸風邪,與氣相搏,其聲 嘈嘈,眼或見光,為虛鳴。有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聚熱 不散,膿汁出焉,為膿耳。俗醫多用慓悍燥熱之藥制 之,往往為腎水虛冷故也。夫心火本熱,虛則寒矣;腎 水本寒,衰則熱矣。腎水既少,豈能反為病耶?故一法 用酒浸針砂一日,至晚去針砂,將酒含口中,用磁石 一塊,綿裹塞耳,在左塞左,在右塞右,欲導其氣而通 泄也。或問曰:「聾既為熱,或服乾蠍、生薑、附子、醇酒之 類性熱之物,而或愈者,何也?」答曰:「欲以開發元府,而 令耳中鬱滯通泄也。凡治聾者,適其所宜,若熱證退 而聾不已者,當以辛熱之劑發散,疾止即已,不可久 服,恐熱極而成他病爾。若聾有熱證相兼者,宜以退 風散熱調之,退結散熱而愈。然聾甚悶絕,亦為難已, 慎不可攻之,過極反傷正氣,若非其病,不可服其藥, 飲食」同法,當所宜者,過度則反傷正氣,病已即止藥, 欲求不病,無損而已矣。又言老人之氣衰,多病頭目 昏眩、耳鳴或聾,上氣等證,此皆陽實陰虛之證也。俗 言「老弱為虛冷而無熱也。」縱有熱證,或云少水不勝 多火,而反言腎水虛則為寒,此乃舉世受悮之由者 也。

《虞摶醫學正傳》

耳病

《內經》曰:「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又曰:「耳為腎之外 候。」又曰:「腎通竅於耳。」又曰:「心通竅於耳。」夫腎之為臟, 水臟也。天一生水,故有生之初,先生二腎,而一陰藏 於其內,而又有相火存乎命門之中也。相火每挾君 火之勢,而侮所不勝,經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是矣。 其或嗜慾無節,勞役過度,或中年之後大病之餘,腎 水枯涸,陰火上炎,故耳癢耳鳴,無日而不作也。或如 蟬噪之聲,或如鐘鼓之響,甚為可惡。早而不治,漸而 至於龍鍾,良可嘆哉。治法宜瀉南方之火,補北方之 水,無有不安者焉。錢仲陽曰:「腎有補而無瀉」,厥有旨 哉。

診法

「左寸洪數,心火上炎。兩尺洪數,相火上炎。」其人必遺 精,夢泄,兩耳或鳴或聾。

《戴思恭證治要訣》

耳病

耳為腎竅,耳病皆屬於腎,腎虛故耳中或如潮聲、蟬 聲,或暴聾無聞。宜《鳴聾散》,或嚼蠟,用酒下,及黃蠟粥 食之。

腎經久虛,耳中潮聲,蟬聲無休止時,妨害聽聞者,當 墜氣補腎,正元飲嚥,黑錫丹,兼進安腎丸。

風毒攻耳致生膿者,名「聤耳。」

《樓英醫學綱目》

耳目受陽氣以聰明

人之耳目,猶月之質,必受日光所加,始能明耳目,亦 必須陽氣所加,始能聰明。是故耳目之陰血虛,則陽 氣之加無以受之,而視聽之聰明失;耳目之陽氣虛, 則陰血不能自施,而聰明亦失。然則耳目之聰明,必 須血氣相須,始能視聽也。

耳病屬腎肝

耳以竅言之,腎水也。《經》云:腎主耳,在臟為腎,在竅為 耳。又云:「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又云:「精 脫者耳聾。」故羅謙甫以精脫耳聾,必顴頰色黑也。 《經》云:「肝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治用四 物湯加防風、羌活、柴胡、菖蒲、茯神等分,煎服二十餘 帖,卻用杜壬薑蠍散開之,肝虛則生薑補之是也。

運氣耳聾有四

一曰濕邪傷腎,三焦聾。《經》云:「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