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水寒之邪閉結,氣海之陽不布,榮衛不行。一條用 枳朮湯,為中焦水停土壅故也。又《胸痹篇》云,胸痹,心 下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 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一證列二方,原其意,蓋是留 氣結在胸為重者,便須補中。又心中痞,諸逆心懸痛, 桂枝生薑枳實湯主之。《傷寒論》中有謂病人手足厥 冷,脈乍緊,邪結在胸中者,當吐之。脈浮大,心下反鞕, 有熱屬臟者下之。茲二者為不汗下而痞滿,從其邪 有高下,故吐下之不同。若經汗下而心下痞,則以諸 瀉心湯。大抵痞與結胸,同是滿鞕,但結胸則涌治,豈 非仲景治痞,亦在心脾二臟,從火土之陰陽者歟?各 適其宜而治。高者越之,下者竭之,上氣不足,推而揚 之;下氣不足,溫而行之;高者抑之,下者舉之,鬱者開 之,結者解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實則瀉,隨 機應變以為治。

東垣云:「夫痞者,心下滿而不痛」是也。太陰者濕也,主 壅塞,乃土來心下為痞滿也。傷寒下太早亦為痞,乃 為寒傷其榮。榮者,血也。心主血,邪入於本,故為心下 痞悶。仲景立瀉心湯數方,皆用黃連以瀉心下之土 邪,其效如響應桴。故《活人書》云:「審知是痞,先用桔梗 枳殼湯」,非以此專治痞也。蓋因先錯下,必成痞證,是 邪氣將陷,而欲過胸中,故先用截散其邪氣,使不至 於痞。「先」之一字,早用之義也。若已成痞而用之,則失 之晚矣。不惟不能消痞,而反損胸中之正氣,則當以 仲景痞藥治之。《經》云:「察其邪氣所在而調治之。」正謂 此也。非止傷寒如此。至於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作 痞傷。蓋下多亡陰,亡陰者,謂脾胃水穀之陰亡也。故 胸中之氣,因虛下陷於心之分野,則致心下痞,宜升 胃氣,以血藥兼之。若全用氣藥導之,則其痞益甚,甚 而復下之,氣愈下降,必變為中滿膨脹,皆非其治也。 又有虛實之殊,如實痞大便閉者,厚朴枳實湯主之; 虛痞大便利者,白芍陳皮湯主之。如飲食所傷痞悶 者,當消導之,去其胸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則吐 之,所謂在上者,因而越之也。

《海藏》云:「治痞獨益中州脾土,以血藥治之,其法無以 加矣。」

傷寒痞者,從血中來;雜病痞者,亦從血中來。雖俱為 血證,然傷寒之證,從外至內,從有形至無形。故無形 氣證,以苦泄之;有形血證,以辛甘散之。中滿者,勿食 甘,不滿者,復當食也。中滿者,腹脹也。如自覺滿而外 無腹脹之形,即非中滿,乃不滿也。不滿者病也,當以 甘治之可也。

總宜用黃芪補中湯為主。加柴胡升麻。緣天地不交 為痞。今以豬苓澤瀉從九天之上而降。柴胡、升麻從 九地之下而升。則可以轉否而為泰矣。

無形氣證,以苦泄之,枳實、黃連之類,大消痞丸,「黃連 消痞丸、失笑丸。」

有形血證,以辛甘散之,枳實理中丸、人參湯、半夏瀉 心湯之類。傷寒五六日,不論已下未下,心下痞滿,瀉 心湯、小柴胡湯加枳桔主之。

少陽面赤不利,心下痞,瀉心湯加減。《易老》單用瀉心 湯,用錢氏法而隨證加減。煩者加山梔;躁加香豉;嘔 加半夏,滿加枳實、厚朴;腹痛加芍藥;脈遲加附子;下 焦寒加乾薑;大便硬加大黃。如用薑附,先煎令熟,使 熱不僭,後加黃連同用。痞而頭目不清者,以上清散 主之。胸中不利者,宜利其表。

飲食傷脾痞悶,輕者大消痞丸、枳朮丸、回金丸之類, 甚者微下之。吐之。下之者,檳榔丸、煑黃丸;吐之者,二 陳湯及瓜蔕散探吐之。若酒積雜病,下之太過,亦作 痞滿,宜升提胃氣,以血藥兼之。

傷於濕者,四肢必困重,小便短少,宜平胃和五苓以 滲之。

鬱者,「越鞠丸。」

熱則煩渴溺赤。以苦寒泄之。大消痞丸。煎湯用黃連 及葛根、升麻發之。便結即利之。

寒則中清,以辛甘散之,枳實理中丸,撾脾湯加丁香, 或「丁沈透膈湯。」

因七氣所傷。結滯成疾。痞塞滿悶。宜四七湯。或導痰 湯。加木香半錢。或下來復丹。

脾胃弱而轉運不調為痞,宜四君子湯。若傷於勞倦 者,宜補中益氣湯。其大病後元氣未復而痞者亦宜 之。

脈之右關多弦,弦而遲者,必心下堅,此肝木尅脾土, 鬱結涎閉於臟腑,氣不舒則痞,木香順氣湯。

胸痹

心下滿而不痛為痞。心下滿而痛,為胸痹。

胸痛心痛條有膈痛痞條有胸痹宜與此條參看

經云:「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胸脅。」又云:「仲夏善病 胸脅。」此則胸連脅痛,屬心。若肝虛則胸痛引背脅,肝 實則胸痛不得轉側,喜太息,肝著則常欲蹈壓其胸。 經云:春脈如弦,其氣不實而微,此謂不及,令人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