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五

  背脊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別論 脈要精微論 玉機真臟論 臟氣法時論

   血氣形志篇 瘧論 舉痛論 風論 脈解篇 氣府論 標本病傳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筋篇 骨度篇 營氣篇 癲狂篇 厥病

  篇 五癃津液別篇 本藏論 背腧篇 衛氣篇 玉版篇 五音五味篇 寒熱病篇

  張機金匱要略背痛

  華佗中藏經痛屬臟腑虛實寒

  孫思邈千金方強屬膀胱實熱 發背

  竇漢卿瘡瘍全書發背 魚脊瘡 兩頭發 腎俞發 對心發 散走流

  注發 連珠發 蜂窩發 竟體發 蓮子發 上中下三搭手 上中下三發背 纏袋痰

  注 三串毒 腎俞怒發脾癰 血潰流注疽 對臍毒

  楊登父直指方發背

  劉完素六書強痛惡寒

  張從政儒門事親背瘡

  李杲十書氣鬱作痛 發背

  朱震亨心法冷痛 發背

  戴思恭證治要訣發背

  樓英醫學綱目惡寒屬飲 疼痛屬肺 運氣屬火 發背

  李梴醫學入門寒熱傴僂 發背總論 蓮子發 脾發 蜂窩發 對心發

   流注發 龜形發

  薛己醫案灸法用藥 論調護法 疽源有五 生死形證 麥飯石膏治效 寒

  熱多汗用藥 發熱屬腎虛 分別三因 背瘡總論

  張三錫醫學準繩六要痛因

  陶華六書惡寒

藝術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醫部彙考一百七十五

背脊門一

《黃帝素問》

《金匱真言論》

《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

心為陽臟,位處上焦,以陽居陽,故為陽中之陽;肺為陰臟,位處上焦,以陰居陽,故為陽中之陰。

《陰陽別論》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二陽一陰者,陽明、厥陰之為病也。背為陽,厥陰主春陽肝木,故引背痛也。

《脈要精微論》

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隨,腑將壞矣。

肩背為陽,胸腹為陰,陽為腑,陰為臟。心肺居於胸中,而俞在肩背,故背為胸之腑。

《玉機真臟論》

冬脈太過,則令人解㑊,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 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 變。

腎為生氣之原,而主閉藏,太過則氣外泄,而根本反傷,故為懈惰少氣,生陽之氣不足,故脊中痛。心主言而發原於腎,根氣傷故不欲言也。其不及則心腎水火之氣不能交濟,故令人心懸,如病飢。䏚中脅骨之秒,當兩腎之處,腎之生陽不足,故䏚中冷也。腎合膀胱,腎虛而不能施化,故小便變而少腹滿也。

春脈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

春木之陽,生於腎水之陰。陰氣虛寒,以致生陽不足,故胸痛引背也。脅胠乃肝腎之部分,生氣虛而不能外達,故逆滿於中也。

秋脈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

肺主周身之氣,太過則反逆於外,而為背痛。肺之俞在肩背也。

《臟氣法時論》

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 內痛。

手少陰心脈,起心中,上挾咽,出脅下,循臑內,下肘中,循臂內後廉。手少陽小腸脈,上手臂,循臑內,出肩解,繞肩胛。二經氣實,故有是痛。脅支滿者,少陰之支絡滿痛於脅下也。

肺病者,喘欬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腨、胻、足 皆痛。

夫肺主氣而發原於腎,腎為本,肺為末,母子之經氣相通。是以足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病則氣逆,故喘欬也。肺俞在肩背,氣逆於上,則肩背痛而汗出,逆於下則尻陰胻膝皆痛也。

《血氣形志篇》

欲知背俞,先度其兩乳間,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 已,即以兩隅相拄也。「乃舉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 齊脊大椎,兩隅在下,當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此論取五俞之法。五臟之俞。皆在於背。背者胸之腑也。故先量其兩乳。而後定其背之俞焉。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