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脅肩背,外在皮毛,治以寒劑」是也。

發背

《海藏》治發背,用奪命丹、蒼耳方,一則用大黃、牡蠣,一 則用蒼耳,知有內外之別也。

前用奪命丹二藥表裡不同。何以然?乃膏粱之變,脈 沉而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脈浮而滑。所 以有泄之發之之異也。

夫人生最可憂者。發背也。其種有五。

一曰「陽毒」,因風熱而有,或患熱毒消渴,或先患傷寒, 餘有陽毒,觸處蓄積,起於背脊膂之間,不問椎數,但 從兩夾脊起止,腰上滿背臖熱如炊之狀,赤紫或紅 如焰,膿毒難成,成後不止,止後痛不除,驀忽數日之 間,復平如舊,將謂腫消,此是內攻肉陷,不可療。 二曰:「陰毒」發背,是氣冷而作,初如黍米粒起,情緒不 快,愔愔而痛,直應前心,心忪怔忡,頭目昏重,寒熱如 瘧,五七日後,始發引攻腫,開闊難收,內積有膿,深沉 遲緩未透。宜急以補氣湯藥內托,外以抽膿藥貼之。 宜急見膿,無膿,即平愈未期。

三曰:「有人多服金石燒煉之藥,毒惡流滯成發背者, 初起如丹疹之狀,漐漐漸開如湯火瘡,面色如朱,心 膈煩躁,多渴嗜冷,其瘡難起,起即驚人,猶勝於陰陽 二毒者,緣此有解金石藥毒湯散治其內也,賴有根 底分明,亦須急療方安。」

四曰:「人有患酒食毒發背者,此疾非近得之,乃臟腑 久積,乘飢乘困,食之便睡,或多食酒肉,冷熱粘滑,肥 鮮熾膩,未下胸膈,房室不禁,恣意當風取快,脾臟氣 虛,不能受乘,發毒攻背、兩夾脊,不問椎數。初起癰頭 如小彈子,後大如拳,堅如石,痛遍四肢拘急,口苦舌 乾,腹急,大小便澀。十數日後,頭面手足虛腫,及臟腑」 通泄。如利,內急痛者,是其證也。喜方腫引,急用收腫 發穴潰膿湯藥,內實外泄,膿水不可放縱,遲緩則皮 肉腐壞,傷骨爛筋,漸成膿多,因而感邪內敗死矣。 五曰:人有冒山嵐瘴氣,發背毒,先在臟腑,年月寖遠, 氣血虛損衰弱。初起腫色青黑如靴,皮頑痹痛,深附 筋骨徹髓,按之木石,引手加深,方覺似「有痛處。至五 七日,毒氣浮淺腫高,色變青白,有如拳打之狀,寒戰 似瘧,及有風候,頭動口偏,手足厥逆,眼黑睛小,白多 而慢」,此內有邪氣相搏,急破出清血三五升,方有黃 膿白汁相和發泄。其皮不寬不慢,亦急脹痛亦不住, 直至色退熱疼方愈。宜急追膿,與毒氣外出無害。 有發背癰,有發背疽。如毒氣勇猛而發,如火焚茅,易 於敗壞。初發即可如黍米粒大,三兩日漸赤引腫如 手掌面大,五七日如椀面大,即易為攻焮熱,赤引如 火燒之狀,浮面漸潰爛闊開,內發腫如炊之狀,外爛 皮肉如削去紫瘀膿汁多,而腫不退,疼亦不止,發逆 飲食不下,嘔吐氣急,浮淺開闊者,尤宜發膿托毒湯 藥,用之必愈。此陽證實也。

其間有只如盞面大者,此非不大,緣為毒氣深沉,內 虛,毒氣近膜也。此必內攻,近入臟腑,卻外入四肢,先 攻頭面虛浮,後攻手面,次攻兩足面腫,名曰「毒氣」,散 入四肢。其人聲嘶氣脫,眼睛黑小,十指腫黑,乾焦不 治。此陰證虛也。

凡癰疽初發,腫硬高者,而毒氣卻淺,此乃六腑不和 為癰。其證屬陽,勢雖急而易治。若初發如粟粒,甚則 如豆許,與肉俱平,或作赤色,時覺痒痛,痒時慎勿抓 破,此乃五臟不調為疽,其證屬陰。蓋毒氣內蓄已深, 勢雖緩而難治。

始發一粒,如麻豆大,身體便發熱,生疽處腫大熱痛, 此為發於外,雖大如盆,治之百可百活,此陽證實也。 或身體不熱,自覺倦怠,生疽處亦不熱,數日後漸大, 不腫不痛,低陷而壞爛,此為發於內,雖神仙無如之 何,此陰證虛也。

初患腫,「三日內灸者生;八日內膿成,針烙導引者生; 未瘥慎勞力者生;慎忌食者生;慎喜怒者生;懼腫猛 療者生;急療者生;不諱發背者生。」

待膿自出,不導引者死。未內攻,而針烙用藥導引者 生;內攻後,導引針烙者死。膿焮熱痛方盛,已前療者 生;如過此後,已內攻者死。膿成後,不出不導引,但傅 藥者死。如赤白痢氣急者,是已內攻,醫療無益必死。 癰不救,十得五生;疽不療,十全死。輕腫怕痛者必死, 不遇良方者死。節候不依法者必死。愚執恣意用性 「逸情」者死。

「凡發背及癰疽,皆在背上,不問大小,有疼無疼,或熱 或不熱,或冷或不冷,但從小至大,腫起至一尺已上 者。其赤腫焮熱者,即用緊急收赤腫藥圍定,不令開, 中心即用抽膿聚毒散」貼之,急令散毒外透,內服排 膿縮毒內托湯藥。候膿成,相次破穴,看瘡大小深淺, 內發其膿汁。膿大水泄,急須托裡內補。雖破穴膿汁 不多,再須排膿拔毒,透後慎不令再腫,須疼止腫消, 患人自覺輕便,即是順疾也。最宜節慎飲食,其熱毒 方盛,或發大渴,多飲冷水及冷漿之類,此是毒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