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心,令口乾煩渴,但以心氣藥內補腑臟即止矣。內補 謂參芪之屬,「排膿」謂皂角刺之屬。 蜂疽發髀,背起心俞及心包絡俞。若肩髃二十日不 穴,死。十日可刺。其色赤黑。膿清者不治。

特疽發肺俞及肝俞,不穴二十日死,八日可刺。其色 紅赤,內隱起如椒子者死。

「《陰陽二氣》疽」,廣闊滿背,或大或小,不常腫熱脹大。十 日可刺,導引出膿,不拘深淺多少,發渴體倦,十日外 不見膿不治。

筋疽發夾脊兩邊大筋上,其色蒼,八日可刺,有癰在 肥腸中,九十日死。

《李梴醫學入門》

寒熱傴僂

「背心常一片冰冷者,痰飲也。導痰湯合蘇子降氣湯」 服之。

背寒有陰有陽。《傷寒》少陰證。背惡寒者,口中和;陽明 證。背惡寒者,口中乾燥。此寒熱之辨也。

背熱屬肺,肺居上焦,故熱應於背。

中濕背傴僂,足攣成廢:甘遂一錢,入猪腰子內煨食 之,上吐下瀉即愈。

《發背總論》

臖腫,發熱疼痛,色赤作渴,脈滑數有力,先服活命飲, 後用「托裏消毒散。」漫腫不熱,微疼,色黯作渴,脈數無 力,腎虛也,托裏散。少食者,六君子湯加薑、晡;熱陰虛 者,四物湯加參、朮,或腎氣丸。惡寒四邊漸大者,陽氣 虛也,單人參湯、十全大補湯。小便頻數,八味丸。初起 食少者,邪盛脾虧也,急用補中益氣湯救之,今俗專 用「賽命丹」、一捻金,施於因怒因飲食毒及肥人則可。 若瘦人及因慾火者,反鑠陰作渴致泄,或血澀,毒氣 不行,惟初起或一服之則可。凡臖腫氣血勝,毒易治; 漫腫服托藥不應者,乃毒勝氣血,死在旬日。或已發 出而不腐潰者,須急用托裏藥,兼補脾胃,不應,死在 二旬。若已潰而色不紅活者,用托裏散加參、芪、肉桂 及補脾之藥,卻不能生肌。瘡口黯暈,大而不斂,乃脾 崩也,死在月餘。表證內托,發汗;裏證內疏,通經和解。 體虛者,未潰,托裏消毒;已潰,托裏溫補。

背疽雖膀胱、督脈所主,然五臟皆係於背,或多食厚 味,或鬱怒房勞,以致水枯火炎,痰多血熱,或被外邪 與毒控引,隨處發生。生在肩下脊上,乃因飲食感毒, 廣一尺,深一寸,雖潰在內,不穿膜不死。急治脾肚中 之毒,內服「護心散」,外用敷藥,始不奔心,大要服藥截 之。若通脊背腫者,不可救。

蓮子發

蓮子發,生於右胛中,外如蓮房,內有子孔,恐其毒奔 入心,大要用托裏散加芩、連、黃蘗、荷蓋散之,不令攻 心,漸消可治。通背腫者危。

脾發

《脾發》生於左膊間,初起可用燈火點破,內服「追疔湯」, 汗之即散。

蜂窩發

「蜂窩發」,正當脊心,形如蜂窩,有孔,在上者不宜,最為 反證。宜托裏散加菊花,生肌定痛,防毒攻心。難治。因 心火未發故也。

對心發

《對》心發極重,因心火盛而熱氣會注於此,其毒壯盛 走暴,急用疏導心火之藥解之。

流注發

「散走流注發毒」氣乘風熱而走,急宜疏風定熱治之。 則氣自息。若流注於手腳腿者,必死無疑。

龜形發

此發頭尾俱尖,四邊散大,如龜之形,因飲食所至,而 氣食相關,合陰虛而成之。氣虛而散者,所以開口而 闊,急服「托裏補氣藥。」

《薛己醫案》

灸法用藥

《精要》曰:「經云:『諸痛痒瘡瘍,皆屬心火。前輩又謂癰疽 多生於丹石、房勞之人。凡人生四十以上,生發背等 瘡,宜安心早治。此證如虎入室,禦而不善,必至傷人。 宜先用內托散,次用連𧄍五香湯,更以騎竹馬法,或 隔蒜灸,并明灸足三里,以發泄其毒。蓋邪之所湊,其 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乃實。故癰疽未潰,臟腑蓄毒』」, 一毫熱藥斷不可用。癰疽已潰,臟腑既虧,一毫冷藥 亦不可用。猶宜忌用敷貼之藥,閉其毫孔。若熱渴便 祕,脈沉實洪數,宜用大黃等藥以瀉其毒,後用「國老 膏」、萬金散、黃礬丸、遠志酒之類選而用之。

按前證「若熱毒蘊於內,大便祕結,元氣無虧者,宜用 大黃等藥泄其熱毒。若陰虧陽湊,精虛氣節,脾胃虛 弱者,宜用甘溫之劑,培其本源。若瘡不臖,腫不作膿 者,雖未潰仍須溫補。若瘡已潰而腫不退,痛不止者, 仍宜清涼之劑治之。若病急而元氣實者,先治其標; 病緩而元氣虛者,先治其本;或病急而元氣更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