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8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人背發一塊,心神兀兀,四肢倦怠,飲食不進。一醫 曰:「此蝨瘤也。」剖開果蝨合許,甘草湯洗淨拭乾,將多 年油木梳煅灰為末,麻油調搽立愈。 《儒門事親》曰:一富家女年十餘歲,好食紫櫻,每食即 二、三斤,歲歲如此,至十餘年。一日潮熱如勞。戴人診 其兩手脈,皆洪大而有力。謂之曰:「他日必作惡瘡腫 毒,熱上攻目,陽盛陰脫之證。」其家大怒,不肯服解毒 之藥。不一二年,患一背疽如盤,痛不可忍。其女忽思 戴人曾有是言,再三悔過,請戴人。戴人以䤵鍼繞疽 暈,刺數百鍼,去血一斗。如此三次,漸漸痛減腫消,微 出膿而斂,將作痂時,使服「十補內托散」乃痊。終身忌 口,然目亦昏,終身無子。

《丹溪心法》曰:「一男子忽患肩背胛縫一線疼,上跨肩 至胷前側脅而止,其痛晝夜不息,不可忍。其脈弦數, 重取豁大,左大於右。夫背胛,小腸經也;胷脅,膽經也。 此必思慮傷心,臟,未病而腑先病,故痛從背胛起。謀 慮不決,又歸之膽,故痛至胷脅而止。乃小腸火來乘 膽木,子來乘母,是為實邪。詢之,果因謀慮不遂而病」, 以人參四錢、木通二錢煎湯,下龍薈丸,數服愈。 一人背傴僂,足攣,脈沉弦而細,以煨腎散與之,上吐 下瀉,凡三服乃愈。

一男子年五十,形實色黑,背生紅腫,及胛骨下痛,其 脈浮數而洪緊,食亦嘔,正冬月與麻黃桂枝湯加酒 黃蘗、生附、瓜蔞子、甘草節、羌活、青皮、人參、黃芩、半夏、 生薑,六貼而消。此正內托之法,非精要內托散、乳香、 菉豆等藥。想此方專為服丹石而發疽者設,不因丹 石而發,恐非必用之劑。

五八嬸,年六十歲,背上生瘡,脈洪大數,午後惡寒發 熱,食少。用連𧄍、黃芪、砂仁各三錢,人參、當歸各二錢, 陳皮、茯苓各五分,炙甘草、白朮各一錢。以黃芪為君, 甘草、歸、參為佐,乃實內補虛之中兼托裡也。

一人年七十,患背疽,徑尺餘,雜與五香《十宣》數十貼, 膿血腥穢,嘔逆不食者旬餘。病人自去,吃內托散,膈 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所苦者,淋之痛,與嘔 吐不得睡而已。急以參、芪、歸、朮煮膏,以牛膝湯入竹 瀝飲之,三日後盡藥一斤半,淋止思食,七日後盡藥 四斤,膿自湧出而得睡,又兼旬而安。

一男子,年六十餘,性好酒肉,背疽見膿,嘔逆發熱,蓋 其得內托《十宣》多矣。醫以嘔逆,於嘉禾散中加丁香 以溫胃行氣。時七月,大熱,脈洪數有力。予因謂此脈 證在潰瘍尤為忌,然形氣實,只宜人參膏和竹瀝飲 之,盡藥十五斤,竹百餘竿而安。予曰:「此病幸安也,不 薄味必再作。」仍厚味自若。夏月醉後坐水池中,又年 餘,左脅旁生一軟塊如餅,二年後,軟塊為疽。本人見 膿血淋漓,而脈洪數有力,又嘔逆食少,遂自以人參 膏入竹瀝飲之,又百餘竿而安。今八十歲,強健如舊。 此病以老年血氣弱,兩服人參、竹瀝而皆愈。若與「內 托十宣散」,恐未能若是之安全也。

予治章兄背疽經尺,家貧待死而已。視瘡穴黑深,似 有近內之意,急作參芪歸朮膏,飲三日,略以艾芎湯 洗,氣息奄奄,不可支持。幸其身不發熱,而可進飲食, 每日作餛飩大椀與之,盡藥膏五斤,餛飩多肉者三 十椀,瘡口漸合,以其因肉與餛飩助氣之有益也。 《衛生寶鑑》曰:「戊午冬,予從軍,住扎於成武縣,有賈倉 使」父,年踰六旬,冬至後數日,疽發於背,五七日腫勢 約七寸許,不任其痛。瘍醫曰:「視之,膿已成,可開發矣。」 公懼不從。踰三日,醫曰:「不開恐變生矣。」遂以燔鍼開 之,膿泄痛減。以開遲之故,迨二日變證果生,覺重如 負石,熱如焫火,痛楚倍常,六脈沉數,按之有力,此膏 粱積熱之變也。邪氣酷熱,固宜以寒熱治之,時月嚴 凝,復有用寒遠寒之戒。乃思《內經》云:「有假者反之」,雖 違其時,以從其證可也。與瘍醫議,急作清涼飲子,加 黃連,秤一兩五錢,作一服服之,利下兩行,痛減七分。 翌日復進前藥,其證悉除,後月餘平復。

《醫學綱目》曰:史源母背髀間微痒,視之有赤,半寸許, 方有白粒如粟黍,乃急著艾灸,其赤隨消,二七壯而 止。信宿復覺微痛,視之有赤下流長二寸,闊如韭葉, 舉家皆以前灸為悔,或云:等慈寺尼智全者,前病瘡 甚大,得灸而愈。奔問之,全云:「劇時昏不知,但小師輩 言,范八奉議守定,灸八百餘壯方甦,約艾一篩爾。」亟 歸白之見從。始以艾作炷,如銀杏大,灸其上十數,殊 不覺痛。乃截四旁赤,引其炷,減四之三,皆覺痛。七壯 後覺痒,每一壯燼,則赤隨縮入。灸至二十餘壯,赤暈 收退,病者不憚,遂以艾作團,大灸其上,漸加至雞黃, 大約四十壯,方覺痛。視火焦處已寸餘。蓋灸之遲,而 初發處肉已壞,壞肉成頑,直至好肉「方痛,四旁知痛 肉未壞也。病者六夜不寐,至是食粥安寢,至晚視之, 瘡如覆甑突,高三四寸,上有百數小竅,色正黑。突然 高者,毒氣出外而聚也;百數小竅者,毒未聚而浮攻 肌膚也;色正黑者,皮與肉俱壞也。非艾火出其毒於 壞肉之裡,則五臟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