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卷目錄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

  胷腹門一

  黃帝素問金匱真言論 陰陽別論 刺熱篇 腹中論 舉痛論 厥論 奇病

  論 標本病傳論 脈解篇 氣交變大論 五常政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至真要大論

   氣厥論 病能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壽夭剛柔篇 師傳篇 脹論 寒熱病篇 玉版篇

  經脈篇 經筋篇 營氣篇 衛氣篇 骨度篇 熱病篇 四時氣篇 癲狂篇 厥論

  百病始生篇 癰疽篇

  扁鵲難經腹痛

  張機金匱要略胷中諸病 腹中諸病 少腹諸病 臍悸 腸癰

  華佗中藏經滿痛諸證 腸鳴 臍突 臍下重

  王叔和脈訣腸腹諸病

  孫思邈千金方胷腹諸病 試胷內生癰法 腸癰

  楊士瀛直指方腹痛 肚皮痛

  竇漢卿瘡瘍全書井疽發 穿心冷瘻 蜂窩發胷 發肚毒 肚癰 肋

  肚癰 臍癰 九發 小腸癰 盤腸癰 胃脘癰 心肝癰

  嚴用和濟生方心痛

藝術典第二百卷

醫部彙考一百八十

胷腹門一

《黃帝素問》

《金匱真言論》

南風生於夏,病在心,俞在胷脅,故仲夏善病胷脅。

「俞」者,經氣之所注也。此言「臟氣實則病氣,臟氣虛則病臟」也。

《陰陽別論》

三陰三陽俱搏,心滿腹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

三陰三陽者,五行之氣也。陰陽二氣俱搏擊而不和,故盡五行之數,終而死也。心滿,陽搏於上也。不得隱曲,陰搏於下也。腹居身半之中,陰陽相交者也。腹發盡者,陽盡發於上,陰盡發於下,而無陰陽中見之和也。

一陽發病,少氣善欬善泄,其傳為「心掣」,其傳為「隔。」

一陽者,少陽之氣病也。飲食於胃,濁氣歸心,脾胃受傷而為泄,故心虛而掣痛矣。《靈樞經》曰:「脾脈微急為膈中。」又曰:「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此皆少陽之木邪干土。

《刺熱篇》

心熱病者,先不樂,數日乃熱,熱爭則卒心痛。

此內因之熱,外感之風寒,外內交爭,熱干神臟,故卒然煩痛也。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脅滿。

肝脈環陰器,抵小腹而上脅肋,故腹痛脅滿。

脾熱病者,腹滿泄。

腹乃脾土之郛郭也。

《腹中論》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 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 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 溺澀之病。

此論邪留氣分而為伏梁也。氣行於肌腠之間,是以身體股胻皆腫。風為陽邪,傷人陽氣,此風邪傷氣而留於臍腹之間,故曰此風根也。大腸,謂大腸之外,空郭之間。風邪之氣,充溢於大腸之外,而留著於膏肓,肓之原出於脖胦,正在臍下,故遶臍而痛也。不可動者,不可妄攻以動之也。蓋風邪之根,留於臍下,動之則風氣淫佚。而鼓動其水。水溢於上。則小便為之不利矣。

《舉痛論》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岐伯對曰:「經脈 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 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帝 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 按者,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 者,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 者,或腹痛引陰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 死不知人,有少間復生者;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 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 何?」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 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 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