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3 (1700-1725).djvu/1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散,而兼脹兼痛者,宜溫中行滯,以大小和中飲、神香 散,或二陳湯加薑桂之類主之,或和胃飲亦佳。 一以陰寒氣令,或雨水沙氣,及水土寒濕之邪犯胃, 因而作嘔作泄。若寒滯未散,而或脹或痛者,宜溫中 散寒,以平胃散、神香散、加減二陳湯、除濕湯、《局方》四 七湯、大七香丸之類主之。

一以風寒外感,或傷寒,或痎瘧。凡邪在少陽,表邪未 解,而漸入裏,所以外為寒熱,內作嘔吐。蓋少陽之經, 下胸中,貫膈而然,此半表半裏證也。治宜解表散寒, 以柴陳煎、小柴胡湯、正柴胡飲之類主之。若微嘔微 吐者,邪在少陽。若大嘔大吐者,此又邪在陽明,胃家 病也,宜二陳湯,或不換金正氣散、藿香正氣散之類 主之。若胃虛兼寒者,惟理中湯、溫胃飲之類為宜。 飲食傷胃而作嘔者,如果留滯未消,而兼脹痛等證, 宜大和中飲、排氣飲、神香散之類主之,或啟脾丸亦 可酌用。如食已消而嘔未止者,宜溫胃飲主之。 火在中焦而作嘔者,必有火證,火脈,或為熱渴,或為 煩躁,脈必洪數,吐必湧猛,形氣聲色必皆壯麗。若察 其真有火邪,但降其火,嘔必自止。火微兼虛者,宜《外 臺》黃芩湯,或半夏瀉心湯。火甚者,宜抽薪飲,或大小 分清飲。若暑熱犯胃,多渴多嘔,氣虛煩躁,而火有不 清者,竹葉石膏湯。若熱甚嘔吐不止,而火在陽明兼 頭痛者,白虎湯,或太清飲,或六一散。若冒暑嘔吐而 火不甚者,宜香薷飲,或五物香薷飲俱可。

痰飲留於胸中,或寒濕在胃,水停中脘而作嘔吐者, 宜和胃二陳煎、苓朮二陳煎,或小半夏加茯苓湯、橘 皮半夏湯之類,皆可酌用。

氣逆作嘔者,多因欝怒,致動肝氣,胃受肝邪,所以作 嘔。然胃強者未必易動,而易動者,多因胃虛。故凡致 此者,必當顧胃氣,宜「六君子湯,或理中湯主之。若逆 氣未散,或多脹滿者,宜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之類 主之,或神香散亦佳。」

瘧痢作嘔者,在瘧疾則以表邪內陷,凡邪在少陽、陽 明、太陰者,皆能作嘔,表解,嘔必自止。在痢疾之嘔,則 多因胃氣虛寒,蓋表非寒邪,無以成瘧;裏非寒邪,無 以成痢病,不知本尚何醫云二證方論具載本門。 朝食午吐,午食晚吐,或朝食暮吐,詳後《反胃門 方》治嘔吐之極,或反胃,粥湯入胃即吐,垂死者。人參 二兩,水一升,煮四合,熱服,日再進,兼以人參煮粥食 之,即不吐。

吐蚘

凡吐蚘者,必因病而吐蚘。非因蚘而致吐也。故不必 治其蚘,而但治其所以吐,則蚘自止矣。

有因胃火而吐蚘者,以內熱之甚,蚘無所容而出也, 但清其火,火清而蚘自靜。輕者抽薪飲,甚者萬應丸 之屬是也。

有因胃寒而吐蚘者,以內寒之甚,蚘不能存而出也, 但溫其胃,胃煖而蚘自安,仲景烏梅丸之屬是也。 有因胃虛無食而吐蚘者,以倉廩空虛,蚘因求食而 上出者,此胃氣大虛之候,速宜補胃溫中,以防根本 之敗,如溫胃飲、理中湯、聖朮煎之屬是也。

以上三者,固皆治蚘之法,然蚘有死者,有活者,若吐 死蚘,則但治嘔如前可也,若活蚘上出不已,則不得 不有以逐之,蓋蚘性畏酸苦,但加烏梅為佐使,則蚘 自伏也。若胃實火盛者,可加苦楝根,或黃連亦善。其 有未盡者,俱詳列諸蟲本門,及後條吐蚘治按之中。

《治嘔氣味論》

凡治胃虛嘔吐,最須詳審氣味。蓋邪實胃強者,能勝 毒藥,故無論氣味優劣,皆可容受。惟胃虛氣弱者,則 有宜否之辨。而胃虛之甚者,則於氣味之間,關係尤 重。蓋氣虛者,最畏「不堪」之氣,此不但腥臊耗散之氣 不能受,即微香微郁,并飲食之氣亦不能受,其他可 知矣。胃弱者,最畏「不堪」之味,此非惟至苦極劣之味 不能受,即微鹹微苦,并五穀正味亦不能受,而其他 可知矣。此胃虛之嘔,所以最重氣味,使或略有不投, 則入口便吐,終無益也。故凡治陽虛嘔吐等證,則一 切香散醎酸辛味不堪等物,悉當以己意相測,一有 不妥,切不可用,但補其陽,陽回則嘔必自止,此最確 之法,不可忽也。余嘗見一沈姓者,素業醫,極多勞碌, 且年及四旬,因患㿗疝下墜,欲提使上升,自用鹽湯 吐法,不知胃虛畏鹹,遂致吐不能止,湯水皆嘔,如此 者一日一夜,忽又大便下黑血一二碗,而脈則微渺 如毛,幾如將絕。此蓋吐傷胃氣,脾虛之極,兼以鹽湯 走血,故血不能攝從便而下。余令速用人參、薑、附等 劑,以回垂絕之陽,庶乎可療。忽又一醫至曰:「諸逆衝 上,皆屬火也,大便下血,亦因火也,尚堪用參、附乎?宜 速飲童便,則嘔可愈,而血亦止矣。」其人以為有理,及 童便下咽,即嘔極不堪名狀,嘔不止而命隨繼之矣。 嗚呼!夫以胃強之人,亦且聞尿欲嘔,況嘔不能止,而 復可加以尿乎?此不惟死者堪憐,而妄用若此者,尚 敢稱醫。誠可惡可恨也。故筆之於此。并以徵氣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