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3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人振振身瞤劇,必有伏飲。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 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苦虛,脈 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亦喘而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 氣丸亦主之。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 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脈浮而細滑,傷飲。

脈弦數,有寒飲,冬夏難治。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 之。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 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朮防己湯主之。虛者即 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朮防己湯去石膏 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支飲胸滿者。「厚朴大黃湯主之。」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 小半夏湯主之。

「腹滿,口舌乾燥,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圓主之。」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 之。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沬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 主之。

欬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夫有支飲家。欬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 歲。宜十棗湯。

久欬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 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 屬飲家。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 此屬支飲。

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動痰飲。

《唐孫思邈千金方》

《痰論》

凡心下有水者,築築而悸,短氣而恐,其人眩而癲。先 寒即為虛,先熱即為實。故水在於心,其人心下堅,築 築短氣,惡水而不欲飲。水在於肺,其人吐涎沫,欲飲 水。水在於脾,其人少氣,身體盡重。水在於肝,脅支滿, 嚏而痛。水在於腎,心下悸。

夫病人卒飲水多,必暴喘。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 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苦虛耳。 脈偏弦者,飲也。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支飲亦喘而 不能眠,加短氣,其脈平也。留飲形,不發作,無熱,脈微 煩滿,不能食,脈沉滑者,留飲病。病有留飲者,脅下痛 引缺盆,嗽轉甚,其人欬而不得臥,引項上痛,欬者如 小兒瘛瘲狀。夫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 節痛,其脈沉者,有留飲者也。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 冷,大如手,病人肩息上引,此皆有溢飲在胸中,久者 缺盆滿,馬刀腫,有劇時,此為氣飲所致也。膈上之病, 滿喘欬吐,發則寒熱背痛,惡寒,目泣自出,其人振振 身瞤,劇,必有伏飲,病人一臂不隨,時復轉移在一臂, 其脈沉細,此非風也。必有飲在上焦,其脈虛者,為微 勞,榮衛氣不周故也,冬自瘥。

十棗湯治病懸飲者。若下後。不可與也。凡上氣汗出 而欬者。此為飲也。

小青龍湯病溢飲者。當發其汗。《范汪》用大青龍湯。

《宋朱肱活人書》

痰飲

中脘有痰,亦令人增寒發熱,惡風自汗,胸膈痞塞,有 類傷寒,但頭不痛、項不強為異耳。余常見濕痰鬱於 項背,或麻或強,脈浮滑,但不浮緊耳。

《嚴用和濟生方》

痰飲

飲凡有六,即懸飲、溢飲、支飲、痰飲、留飲、伏飲,《巢氏》載 之詳矣。龐安常云:「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 水。」誠哉斯言。以此思之,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 流通,決無痰飲之患;調攝失宜,氣道閉塞,水飲停於 胸腑,結而成痰。其為病也,證狀非一,為喘為欬,為嘔 為泄,為眩運、心嘈、怔忡、為寒熱疼痛,為「腫滿攣。」 為癃閉痞隔,未有不由痰飲之所致也。診其脈偏 弦為飲,浮而滑,亦為飲也。觀夫治飲之法,或下、或汗, 或溫或利,此固定法。愚者之見,溫利之差,可以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