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九十八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八

  汗門一

  黃帝素問經脈別論 陰陽別論 臟氣法時論 痹論 評熱病論 脈要精微

  論 生氣通天論 金匱真言論 熱論 宣明五氣論 骨空論 平人氣象論 水熱穴

  論 診要經終論 舉痛論 陰陽應象大論 六元正紀大論 氣交變大論 至真要大

  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熱病篇 五癃津液別篇 五變篇 五禁篇

   決氣篇 榮衛生會篇

  張機金匱要略汗證

  華佗中藏經汗出死證

  王叔和脈訣汗脈

  朱肱活人書論傷寒

  成無己明理論自汗 盜汗 頭汗 手足汗 無汗

  李杲十書陽明病濕勝論 盜汗 無汗

  朱震亨心法自汗 盜汗 心汗

  虞摶醫學正傳汗證

  戴思恭證治要訣汗病證治

  樓英醫學綱目自汗 頭汗

  李梴醫學入門自汗 盜汗

  李中梓醫宗必讀諸汗證治 傷寒諸汗證治

  王肯堂證治準繩自汗 盜汗

藝術典第二百九十八卷

醫部彙考二百七十八

汗門一

《黃帝素問》

《經脈別論》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 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汗者,水穀之津液,飽甚則胃滿,故汗出於胃。血乃心之精,汗乃血之液,驚傷心氣,汗出於心,故曰「奪精。」腎主骨,持重遠行則傷骨,故汗出於腎。肝主筋,疲勞傷筋,故汗出於肝;勞傷四體,故汗出於脾。

《陰陽別論》

陽加於陰謂之「汗。」

汗乃陰液。由陽氣之宣發。而後能充身澤毛。若動數之陽脈。加於尺部。是謂之汗。

《臟氣法時論》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

肺主氣而發源於腎,母子之經氣相通也。故氣逆則喘欬,肩背痛而汗出。

腎病者,寢汗出憎風。

太陽之氣司表而下出膀胱經,氣逆則表氣虛,故寢汗出而惡風。

《痹論》

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 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夫感天地之陰寒。而吾身之陰氣又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評熱病論》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

汗生於水糓之精。水穀之精。由精氣之所化也。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

「交爭於骨肉」者,邪氣伏匿於骨肉之間,至春時與正氣交爭而發為溫病得汗,是精氣勝而邪當共併而出矣。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 邪勝也。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脈不與汗相應,此不 勝其病也,其死明矣。

今汗出而邪留不去。則熱邪復傷其陰精矣。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此陰脈之極也。死。

陰虛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也。

陰虛則陽往乘之,故汗出。

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 曰風厥。

風為陽邪,開發肌腠,津液外泄,風熱留之,故身熱。風熱不去,則傷動其腎,氣逆於上則心煩,乘於脾土,則中滿,病名曰風厥,謂因風邪而使腎氣之厥逆也。

《脈要精微論》

肺脈耎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令不復散發也。

灌汗者,脾土灌溉之汗。肺氣虛而不能輸布水液,脾氣自灌於肌膚,至令肺氣不復通調散發也。

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 有餘,則無汗而寒。

邪在陽分,故身熱無汗;邪在陰分,故多汗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