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1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三七、二八之分,非純寒無熱也。純寒無熱,則為陰 證,而非瘧證矣。此條又抽絲引絮,即上條兩陽合邪, 上熏心肺,證中復指出多寒少熱一證。蓋邪之伏於 心下,適在膻中、心包之位,心為陽中之陽,陽邪從陽, 尤為易入,邪入則心虛,《經》曰:「心虛者,熱收於內」,內收 其熱,并其邪亦收之不易外出,此寒多之一因也。邪 入心胞,都城震動,周身精液,悉力內援,重重裹擷,胞 內之邪,為外所拒而不易出,又寒多之一因也。心者 牡臟,故即以寒多熱少之瘧,名曰牡瘧。用蜀漆散和 漿水吐其心下結伏之邪,則內陷之邪,亦隨之俱出, 一舉而蕩逐無餘矣,豈不快哉!蜀漆,常山苗也。常山 善吐,何以不用常山而用蜀漆?取苗性之輕揚者,入 重陽之界,引拔其邪,合之龍骨,鎮心寧神,蠲除伏氣; 雲母安臟補虛,媚茲君王;仲景「補天浴日」之方,每多 若此。至如溫瘧,亦用此方,更加蜀漆,以吐去其心下 結伏之邪。蓋一吐則周身之痹者通,而榮衛並可藉 以無忤,則又以吐法為和法者也。其附《外臺祕要》牡 蠣湯一方,同治牡瘧者,又初感病時,風寒未清,傳變 為瘧,結伏心下,故方中用麻黃以散風寒,并藉之以 通陽氣耳。可見病之途原不一,學者於此一證二方, 比而參之,以求生心之變化,則幾矣。

論《金匱》柴胡去半夏加䒷蔞湯方治瘧病發渴者,亦 治勞瘧。此仲景治少陽病全體大用之一方也。仲景 謂瘧邪盛衰出入,必在少陽表裏之間。小柴胡湯乃 傷寒少陽經,天然不易之法。渴者去半夏加䒷蔞實 亦天然不易之法,而施之於少陽邪傳陽明傷耗津 液之證,亦為天然不易之法。蓋渴雖陽明津竭,而所 以致陽明津竭者,全本少陽之邪。觀《內經》刺法,「渴者 取之少陽」,非以其木火之勢劫奪胃津而然耶?故瘧 邪進退於少陽,即以此方進退而施其巧。柴胡、黃芩 對治木火,人參、甘草扶助胃土,䒷蔞生津潤燥,薑、棗 發越榮衛。若夫勞瘧之病,其木火盛,榮衛衰,津液竭, 亦不待言,故并可施此方以治之也。

論柴胡薑桂湯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 劑如神。此瘧之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非不似於牡 瘧,而微甚則大不同。仲景不立論,止附一方,且云「服 一劑如神」,其邪之輕而且淺,從可識矣。蓋以衛即表 也,榮即裏也,胸中之陽氣,散行於分肉之間,今以邪 氣痹之,則外衛之陽,反鬱伏於內守之陰,而血之痹 「者,愈瘀結而不散,遇衛氣行陽二十五度而病發。其 邪之入榮者,既無外出之勢,而榮之素痹者,亦不出 而與陽爭,所以多寒少熱,或但有寒無熱也。」小柴胡 湯,本陰陽兩停之方,可隨瘧邪之進退,以為進退者, 加桂枝、乾薑,則進而從陽,痹著之邪,可以開矣。更加 牡蠣以耎其堅壘,則陰陽豁然貫通,而大汗解矣。所 以服一劑如神也。其加芩連。以退陽而從陰。即可類 推。

《論經義》

病瘧,以月一日發,當十五日愈。設不差,當月盡解。如 其不差,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癥瘕,名曰瘧母,急治之, 宜𪔀甲煎丸。」此見瘧邪不能久據少陽,即或少陽經 氣衰弱,不能送邪外出,而天氣半月一更。天氣更則 人身之氣亦更,瘧邪自無可容矣。不則天人之氣再 更,其瘧邪縱盛,亦強弩之末,不能復振矣。設仍不解, 「以為元氣未生耶,而月已生魄矣。元氣何以不生?以 為邪氣不盡耶,而月已由滿而空矣,邪氣何以不盡。 此必少陽所主之脅肋,外邪盤踞其間,依山傍險,結 為窠巢,縣官當一指可撲之時,曾不加意,漸至滋蔓 難圖。」興言及此,不覺涕泗交流。乃知仲景急治之法, 真經世宰物之大法也。

再按譚醫者,當以《靈》《素》為經,《金匱》為緯。讀《靈》《素》而不 了了者,求之《金匱》,矩矱森森,但旨深詞約,味如嚼蠟, 不若《內經》之芻豢悅口,所以古今注《內經》者,不下百 家,而注《金匱》者,率罕其人,即間有之,其胸中渾是疑 團,擇顯明之句,發揮一二,隨竟其說,觀者曾何賴焉? 歷代名賢,屈指不過數人,咸以仲景之學為絕學,存 而不論,論而不議,其所以卓冠億兆人千百年者,各 從《內經》分頭證入。如瘧病一門,巢氏《病源》妄分五臟, 後人謂其發明《內經》,深信不疑,而不知瘧邪不從臟 發,《內經》所無之理,巢氏臆言之耳。陳無擇《三因》之說 韙矣,乃謂夏傷於暑,秋為痎瘧者,不可專以此論,何 其甘悖聖言耶?至論《內因》勦襲巢氏心、肝、脾、肺、腎五 瘧立言,仍是巴人下里之音矣。張子和治瘧,喜用汗、 吐下三法,自誇本於長沙。詎知仲景所為汗下者,但 從少陽之和法而進退其間,不從傷寒之汗下起見 也。其可吐者,或用瓜蔕,或用常山苗,各有深義,亦豈 漫然而吐之耶?且子和謂「治平之時,其民夷靜,雖用 砒石、辰砂有毒之藥」,以熱治熱,亦能取效,是何言歟? 至東垣、丹溪,確遵《內經》「夏傷於暑,秋必痎瘧」之論,多 所發明。而謂吳、楚、閩、廣之人,患瘧至多,陽氣素盛之 處,其地卑濕,長夏之時,人多患暍瘧、霍亂、瀉痢,傷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