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焦受病,又謂之鬲消病也。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 或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濕潤燥。中消 者,胃也,渴而飲食多,小便黃。《經》曰:熱能消穀,知熱在 中。法云:宜下之,至不欲飲食則愈。腎消者,病在下焦, 初發為膏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而面色黧黑,形 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治法宜養血以肅清,分其 清濁而自愈也。法曰:燥上而渴,辛甘而祛,用潤肺,故 可用蜜煎生薑湯,大器頓之,時時呷之。法云:心肺之 病,莫厭頻而少飲。《內經》曰:補上治上宜以緩。又曰:辛 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則肺氣下流,故氣下火降 而燥衰,其渴乃止。又經曰:二陽結為消。王注曰:二陽 結於胃及大腸俱熱也。腸胃藏熱,則善消水穀,可用 甘辛降火之劑:黃連末一斤,生地黃自然汁、白蓮花 藕自然汁、牛乳汁各一斤,熬成膏子劑黃連末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少呷溫水送下,日進十服, 渴病立止。

治上焦鬲消。而不欲多食。小便清利。宜小柴胡湯。或 加白虎湯。或《錢氏方》中地骨皮散內加芍藥黃芪石 膏黃芩桔梗之類是也。

又如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 瘦,或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狂。陽心火 燥其三焦,腸胃燥澀怫鬱而水液不能宣行,則周身 不得潤澤,故瘦悴黃黑,而燥熱消渴。然雖多飲,其水 液亦不能浸潤於腸胃之外,湯不能止,而便注為「小 便多。」出俗未明,妄為下焦虛冷,誤人多矣。

心移寒於肺,肺消飲少溲多,當補肺平心,死而可治, 乃心肺為賊也。

心移熱於肺。名曰「膈消。」二者心膈有熱。久則引飲。為 消渴耳。麥門冬飲子主之。

飲酒中風。或汗多不可單衣。食則汗出多如液漏。久 不治為消渴疾。白朮散主之。

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或癉成消中,善食而瘦。或 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

《三消論》

《易》言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內經》言人之身,自 頭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間,自肺至腎, 又有六位。人與天地,造化五行,同一鑪錘,知彼則知 此矣。故立天之氣,曰金與火,立地之氣,曰土與水,立 人之氣,曰風與火。故金與火合則熱而清,水土合則 濕而寒,風火合則溫而炎,人胸腹之間,亦猶是也。肺 最在上,為金,主燥清;心次之,為君火,主熱;肝又次之, 為風木,主溫;膽又次之,為相火,主極熱;脾又次之,為 濕土,主涼;腎又次之,黃泉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 脾腎象地,肝膽象人。不知此者,不可與論人之病矣。 夫土為萬物之本,水為萬物之元,水土合德,以陰居 陰,同處乎下,以立地為氣。萬物根於「地,是故水土濕 寒,若燥熱陽實,則地之氣不立,萬物之根索澤,而枝 葉枯矣。」《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是為動 物根本在於中也。根本者,脾胃腎也。食入胃,則脾為 布化氣味,榮養五臟百骸,故酸入肝而養筋膜,苦入 心而養血脈,甘入脾而養肌肉,辛入肺而養皮毛,鹹 入腎而養骨髓。」五氣亦然。故清養肺,熱養心,溫養肝, 濕養脾,寒養腎也。凡此五味,五氣太過則病,不及亦 病,惟平則常安矣。故《六節臟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 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臟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 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陰陽明論曰:脾病而四肢不 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 因於「脾,胃乃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不得 稟水穀氣,脾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 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 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 於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 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獨主於時也。」帝曰:「脾與胃 以膜相連爾,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 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 陰。足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 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以益陽明,故為胃行其 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陰道不利,筋骨肌 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不用者,謂不能為之運用 也。由是觀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稟受於脾胃, 行其津液,相與濡潤滋養矣。後之醫者,欲以燥熱之 劑,以養脾胃滋土之氣,不亦外乎?況消渴之病者,本 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更服燥熱之藥, 則脾胃之氣竭矣。叔世不分五運六氣之虛實,而一 概言熱為實而虛為寒。彼但知心火陽熱一氣之虛 實,而非臟腑六氣之虛實也。蓋肺本清虛則溫,心本 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 則熱。假若胃冷為虛者,乃胃中陰水寒氣實甚,而陽 火熱氣衰虛也。非胃土濕氣之本衰,故當溫補胃中 陽火之衰,退其陰水寒氣之甚。又如胃熱為實「者,乃 胃中陽火實而陰水虛也。故當以寒藥瀉胃中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