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6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又若強中消渴,其斃可立待也。《治法總要》,當以白朮 散養脾,自生津液,兼用好粳米煮粥,以膂肉碎切煮 服以養腎,則水有所司。又用淨黃連濕剉,入雄豬肚 中密紮,於斗米上蒸爛,添些蒸飯,臼中杵粘。丸如桐 子。服一百丸。食後米飲下。可以清心止渴。

《羅天益衛生寶鑑》

《辨六經渴》

太陽渴,脈浮無汗者,五苓、滑石之類。陽明渴,脈長有 汗者,白虎涼膈之類。少陽渴,脈弦而嘔者,小柴胡加 䒷蔞根也。太陰渴,脈細不欲飲水,縱飲惟思湯,不思 水,四君子、理中湯之類。少陰渴,脈沉自利者,豬苓湯、 三黃湯之類。厥陰渴,脈微引飲者,當少少與之。 滑石治渴,本為竅不利而用之,以其燥而能亡津液 也。天令濕氣太過,當用之。若無濕而用之,是為犯禁。 假令小便不利,或渴或不渴,知內有濕熱也;小便自 利而渴,知內有燥也。濕宜滲泄之,燥宜潤之,則可矣。 《雜證》有汗而渴者,以辛潤之。無汗而渴者,以苦堅之。 傷寒食少而渴者,當以和胃藥止之。不可用涼藥,恐 損胃氣,愈不能食,白朮、茯苓是也。

「太陽無汗而渴者,不宜白虎;汗後脈洪大而渴者,方 可與之矣。」陽明有汗而渴者,不宜五苓。若小便不利, 汗少脈浮而渴者,宜與之。

「若人病心肺熱而不渴者,知不在太陰少陰之本,只 在標也。在標則不渴矣。若渴者,是在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