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8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水留而為脹。」惟張仲景製金匱腎氣丸,補而不滯,通 而不泄,誠治腫之神方。國朝薛立齋先生屢用屢效, 詳載之《醫案》中。余依其案親試之,甚效,故敢詳著焉。 世有患此者,幸毋誕之乎。

中滿之病,原於腎中之火氣虛不能行水。《金匱》腎氣 丸以八味丸為主,以補腎中之火,有所稟而浩然之 氣,塞乎天地,腎氣不虛而能行水矣。內有附子、肉桂 辛熱之品,熱則流通,又火能生土,土實而能制水矣。 內加牛膝、車前子二味,最為切當。《本草》云:「車前子雖 利小便而不走氣,與茯苓同功,強陰益精,令人有子。」 牛膝治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壯陽益精。病人虛損,加 而用之。

前所論證治,乃脾腎兩虛者。至於純是脾虛之證,既 以參芪四君為主,亦須以八味丸兼補命門火。蓋脾 土非命門火不能生,虛則補母之義不可不知。 又有一等純是陰虛者,其證腹大臍腫,腰痛,兩足先 腫,小水短澀,喘嗽有痰,不得臥,甚至頭面皆腫,或面 赤口渴,但其人飲食知味,大便反燥。醫見形腫氣喘 水證標本之疾,雜用利水之藥而益甚。殊不知陰虛 三焦之火旺,與衝脈之屬火者同逆而上,由是水從 火溢,上積於肺而嗽,甚則為喘呼,不能臥散,聚於陰 絡而為跗腫,隨五臟之虛者入而聚之,為五臟之脹, 皆相火泛濫其水而生病也。以六味地黃加門冬、五 味,大劑服之,余親試有驗,故錄。

又有一等火鬱者,其證口苦脅痛,惡寒目黃,面黃、嘔 酸等證,須用以「逍遙散」舒其鬱,繼以六味腎氣滋其 陰,亦禁用分利。

《醫門法律》
臣喻昌著

《水腫論》

病機之切於人身者,水火而已矣。水流濕,火就燥,水 柔弱,火猛烈,水泛溢於表裏,火遊行於三焦,拯溺救 焚,可無具以應之乎?《經》謂「二陽結謂之消,三陰結謂 之水。」手足陽明熱結而病消渴,火之為害,已論之矣。 而三陰者,手足太陰脾肺二臟也。胃為水穀之海,水 病莫不本之於胃,《經》乃以之屬脾肺者,何耶?使足太 「陰脾足以轉輸水精於上,手太陰肺足以通調水道 於下,海不揚波矣。惟胛肺二臟之氣,結而不行,後乃 胃中之水日畜,浸灌表裏,無所不到也,是則脾肺之 權,可不伸耶?然其權尤重於腎,腎者胃之關也。腎司 開闔,腎氣從陽則開,陽太盛則關門大開,水直下而 為消;腎氣從陰則闔,陰太盛則關門常闔,水不通而 為腫。」《經》又以腎本肺標,相輸俱受為言,然則水病以 脾、肺腎為三綱矣。於中節目,尤難辨晰。《金匱》分五水 之名,及五臟表裏主病,徹底言之,後世漫不加察,其 治水輒宗霸術,不能行所無事,可謂智乎?五水者,風 水、皮水、正水、石水、黃汗也。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 疼痛惡風,渾是傷風本證,從表治之宜矣。皮水其脈 亦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 發其汗。證不同而治同,其理安在?則以皮毛者,肺之 合也,肺行榮衛,水漬皮間,榮衛之氣,膹鬱不行,其腹 如鼓,發汗以散皮毛之邪,外氣通則內鬱自解耳。正 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北方壬癸自病,陽不上通,關 門閉而水日聚,上下溢於皮膚,胕腫腹大,上為喘呼, 不得臥,腎本肺標,子母俱病也。石水其脈自沉,外證 腹滿不喘,所主在腎,不合肺而連肝。經謂肝腎并沉 為石水,以其水積胞中,堅滿如石,不上大腹,適在厥 陰所部,即少腹疝瘕之類也。不知者每治他病,誤動 其氣,上為嘔逆,多主死也。巢氏《病源》謂:「石水自引兩 脅下脹痛,或上至胃脘則死。」雖不及於誤治,大扺肝 多腎少之證耳。黃汗,汗如蘗汁,其脈沉遲,身發熱,胸 滿,四支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陰脈陽證,腎本胃 標,其病皆胃之經脈所過,後世名之癉水者是也。夫 水飲入胃不行,鬱而為熱,熱則榮衛之氣亦熱,熱之 所過,末流之患,不可勝言,皆從癉水而浸淫不已耳。 然水在心之部,則鬱心火炳明之化;水在肝之部,則 鬱肝木發生之化;水在肺之部,則孤陽竭於外,其魄 獨居;水在脾之部,則陰竭於內,而穀精不布;水在腎 之部,不但諸陽退伏,即從陽之陰,亦且退伏,孤陰獨 居於下而隔絕也。故胃中之水,惟恐其有火,有火仍 屬消渴。《末傳》中滿之不救腎中之水,惟恐其無火,無 火則真陽滅沒,而生氣內絕。其在心之水,遏抑君火。 若得脾土健運,子必救母。即在肝在肺在腎之水,脾 土一旺,水有所制,猶不敢於橫發。但當懷山襄陵之 日,求土不委頹足矣。欲土宜稼穡,豈不難哉?夫水土 平成,以神禹為師,醫門欲平水土,不師仲景而誰師 乎。

《論海藏集仲景水氣例》

海藏於治水腫一門,務為致詳。設為水氣問難,求責 脈之有力無力,臟沉腑浮,用藥大凡,意在發明《內經》、 仲景,其實渾是後人窠臼中無實得也。其云:「高低、內 外,輕重表裏,隨經補瀉,要當詳察,肺胃腎三經,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