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8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三十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十

  腫脹門三

  方防己黃芪湯 防己茯苓湯 越婢湯 越婢加朮湯 麻黃附子湯 黃芪芍藥桂枝

  苦酒湯 桂枝加黃芪湯 甘草麻黃湯 枳朮湯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莘湯 防

  己椒藶丸 厚朴七物湯 中滿分消丸 半夏厚朴湯 木香順氣湯 木香塌氣丸 實

  脾飲 復元丹 導滯通經湯 胃苓湯 消風敗毒散 加減金匱腎氣丸 調榮飲 烏

  鯉魚湯 防己散 導水茯苓湯 大腹皮散 楮白皮散 木香丸 海蛤丸 檳榔散

  五皮散 五皮散 疏鑿飲子 調胃白朮澤瀉散 漢防己煮散 葶藶丸 白朮木香散

   分氣補心湯 當歸散 無礙丸 木香分氣湯 沉香琥珀丸 人參木香散 大沉香

  尊重丸 續隨子丸 補中治濕湯 澤瀉散 黃米丸 漆雄丸 煨腎丸 退腫塌氣散

   葶藶木香散 桂朮湯 桂苓湯 丹房奇術 塗臍膏 消河餅 加減胃苓湯 四苓

  五皮湯 集香湯 三仁丸 椒豉丸 海金沙散 木香塌氣丸 木香散 大異香散

  大半夏湯 人參丸 大溫中丸 禹餘糧丸 木香化滯散 導氣丸 參香散 平肝飲

  子 強中湯 敷藥方 草豆蔻湯 葶藶木香散 白朮木香散 二氣散 家傳正氣散

   行濕補氣養血湯 消脹飲子 金陵酒丸 調胃散 金蟾散 牛皮丸 蘇沉破結湯

   回生丹 推車丸 導水餅 消河餅 復元丹 四苓散

藝術典第三百三十卷

醫部彙考三百十

腫脹門三

防己黃芪湯仲景下同

治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

防己一兩 黃芪一兩二錢 白朮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右剉,每服五錢匕,生薑四片,棗一枚,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腹痛加芍藥。

謹按:脈浮,表也。汗出惡風,表虛也。身重,水客分肉也。防己療風腫水腫,通腠理,黃芪溫分肉,補衛虛。白朮治皮風止汗,甘草和藥益土。生薑、大棗,辛甘發散。腹痛者,陰陽氣塞,不得升降,再加芍藥收陰。

防己茯苓湯

治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

防己 黃芪、 桂枝各三兩, 白茯苓六兩, 甘草二兩

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謹按:本方與上風水相彷彿,蓋同一開鬼門,而標中之本,則微有分。風水下鬱其土氣,則用白朮崇土,薑棗和中。皮水內合於肺,金鬱泄之水漬於皮,宜淡滲之,故以茯苓湯、白朮加桂枝,解肌散水於外,不用薑、棗之和於中也。況四肢聶聶,風在榮衛,觸動經絡,桂枝尤不可少耶。

越婢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麻黃六兩, 石膏五錢,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五枚。

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謹按:麻黃甘熱,石膏甘寒,合而用之者,脾偏陰,則和以甘熱;胃偏陽,則和以甘寒。至於風熱之陽,水寒之陰,凡不和於中土者,罔不咸宜。何者?中土和而後水穀化其精悍之氣,以實榮衛;不和則榮衛虛而或寒或熱之氣,皆得壅塞其隧道,而不通於表裏。所以在表之風水用之,而在裏之水兼渴而小便自利者,亦必用之。無非欲其不害中土耳。不害中土。自足消患於方萌。又何汎濫之為憂哉。

越婢加朮湯

治裏水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渴。此湯主之。

麻黃六兩, 《石膏》半兩, 《白朮》四兩,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五枚, 甘草二兩

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謹按前條風水續自汗出,無大熱,故用越婢湯。設不汗出,且大熱,表法當不止此也。此條裏水,假如小便自利,亡津而渴,故用越婢加朮,不爾,裏法當不止此也。曰無大熱,則有熱可知;曰裏水,乃軀殼之裏,非臟腑之裏可知,故俱用越婢湯也。

麻黃附子湯

治水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水,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發其汗即已,脈沉者宜此方。

麻黃三兩 甘草二兩 附子一枚,炮

右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二味,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未見,恐是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前證。脈浮者宜此方。

謹按此論少陰正水之病,其脈自見沉小,殊無外出之意。若脈見浮者,風發於外也。無水虛脹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