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8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審按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

《上膈篇》

黃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 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 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 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 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 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已留,留則癰成」, 廱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 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因於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病在膈上者,食飲入而還出;病在膈下者,食入晬時乃還。夫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因於外邪,致汁沫滲留於腸外,不得散,則日以成積。如因於內傷,汁沫留於腸內,則漸漬而成癰。癰在脘內,則痛而深,在外則痛浮,在癰上之皮必熱。

《扁鵲難經》

關格

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關有格, 何謂也?然:「關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 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關內 格,此陰乘之脈也。「關以後者,陰之動也,脈當見一寸 而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 內關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臟之脈, 人不病而死也。

《經》言:「氣獨行於五臟,不營於六腑」者,何也?然:夫氣之 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臟,陽脈 營於六腑,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不覆溢, 人氣內溫於臟腑,外濡於腠理。

《漢張機金匱要略》

《胃反證治》

《嘔吐篇》曰:問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 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 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 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 反弦,故名曰虛。

寸口脈微而數,微則無氣,無氣則榮虛,榮虛則血不 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 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濇,其 病難治。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諸嘔吐穀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

《漢華佗中藏經》

《陰陽否格論》

「陽氣上而不下曰否,陰氣下而不上亦曰否,陽氣下 而不上曰格,陰氣上而不下亦曰格。」否格者,謂陰陽 不相從也。陽奔於上則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黃赤, 皆起於陽極也;陰走於下則冰,腎肝生其厥也。其色 青黑,皆發於陰極也。疸為黃疸也,厥為寒厥也,由陰 陽否格不通而生焉。陽燔則治以水,陰厥則助以火, 乃陰陽相濟之道耳。

《晉王叔和脈訣》

《脈法》

洪脈關前熱在胸,到關翻胃幾千重。

《唐孫思邈千金方》

《噎塞論》

《古今錄驗》云:「五噎者,氣、憂、勞、食、思也。氣噎者,心悸,上 下不通,噎噦不徹,胸脅苦痛。憂噎者,天陰苦厥逆,心 下悸動,手足逆冷。勞噎者,苦氣膈,脅下支滿,胸中填 塞,令手足逆冷,不能自溫。食噎者,食無多少,惟胸中 苦塞,常痛,不得喘息。思噎者,心悸動喜忘,目視䀮䀮, 此皆憂恚嗔怒,寒氣上入胸脅所致也。」

反胃

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吐止者,為下之,故 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之微澀。 趺陽脈浮而澀,浮即為虛,澀即傷脾,脾傷即不磨,朝 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胃反。趺陽脈緊而澀, 其病難治。

《宋嚴用和濟生方》

噎膈

《素問》云:「陽脈結謂之膈。」蓋氣之與神,並為陽也。逸則 氣神安,勞則氣神耗。倘或寒溫失宜,食飲乖度,七情 傷感,氣神俱擾,使陽氣先結,陰氣後亂,陰陽不和,臟 腑生病。結於胸膈,則成膈氣;留於咽嗌,則成五噎。五 膈者,憂恚、寒熱氣也;五噎者,憂思、勞食氣也。其為病 也,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胸痛徹背,或 脅下支滿,或心忡喜忘,咽噎氣不舒。治療之法,調順 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膈噎之疾,無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