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1 (1700-1725).djvu/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六十三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三

  傷寒門九

  成無己傷寒明理論短氣 搖頭 瘛瘲 不仁 直視 鬱冒 動氣

   自利 筋惕肉瞤 熱入血室 發黃 發狂 霍亂 畜血 勞復

  張從政儒門事親解利傷寒

  李杲十書辨陰陽 辨脈 辨內外 辨寒熱 辨手心手背 辨口鼻 辨氣

  辨頭痛 辨筋骨四肢 辨飲食 辨渴 傷寒之源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論兩感 論

  表裡中三證 論傳經 太陽證 太陽頭痛 治不可越經 太陽禁忌 當汗 不當汗

   當汗不汗 發汗過多 不當汗而汗 血證 知可解 證知解不解 脈知解不解

  九味羌活湯解利法 當汗而下成協熱利 裡傳表 誤下變有輕重 五苓散為下藥

  藥有標本陰陽 加減涼膈散 陽明證 陽明禁忌 論汗下 論諸白虎湯 煩躁 讝

  妄 傷寒雜證發熱相似 狂言讝語鄭聲 陽證發斑 傷寒有九經 三陽從中治 論

  下 少陽證 少陽禁忌 論半表半裡 熱有虛實 潮熱 太陰證 可汗 可溫 可

  下 知可解 太陰禁忌 少陰證 下利 少陰禁忌 六經發熱治法

藝術典第三百六十三卷

醫部彙考三百四十三

傷寒門九

《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

短氣

傷寒短氣,何以明之?短氣者,氣短而不能相續者是 矣。似喘而非喘者,有氣上衝,而實非氣上衝也。喘者, 張口擡肩,搖身滾肚,謂之喘也。氣上衝者,腹裡氣時 時上衝也。所謂短氣者,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 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短氣也。《經》所謂短氣者 眾,實為難辨之證,愚醫莫識之,為治有誤者多矣。要 識其短氣之真者,氣急而短促,謂之氣短者是也。短 氣有責為虛者,有責為實者,要當明辨之。《經》曰:趺陽 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此為短氣之虛者也。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此外欲 解,可攻裡也,此為短氣之實者也。又有屬表,又有屬 裡者,要當審視之。《經》曰:「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 更發汗則愈。與其風濕相搏,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 風不欲去衣,甘草附子湯主之者,是邪在表而短氣 者也。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 棗湯主之。與其太陽病,醫反下之,短氣煩躁,心懊憹, 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是邪 氣在裡而短氣者也,虛也,實也,在表也,在裡也,皆作 短氣,又何以辨虛實也?大凡心腹脹滿而短氣者,邪 在裡而為實也;腹濡滿而短氣者,邪在表而為虛也。 大抵短氣為實,《金匱要略》曰:「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又水停心下,亦令短氣。《金匱要略》曰:「食少飲多,水停 心下,微者短氣。」即此觀之,短氣之由亦眾矣。必審其 形候,使的而不惑。必審其邪氣在表裡之不差。隨證 攻之。了無不愈者矣。

搖頭

《傷寒》搖頭,何以明之?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陽之脈,皆 上於頭,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陽脈不治,則頭為 之搖。傷寒搖頭有三,皆所主不同也。有曰,搖頭言者, 裡痛也,以裡有痛者。言語則劇,欲言則頭為之戰搖 也。有曰,獨搖頭,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以風盛於 上,風主動搖故也。裡痛非邪也,痛使之然;痙病非逆 也,風使之然。至於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 者,又謂之心絕。蓋心藏神而為陰之本,陽根於陰,陰 根於陽,陰陽相根,則榮衛上下相隨矣。絕則神去而 陰竭,陽無根者,則不能自主持,故頭為之搖矣。《王冰》 曰:滋苗者宜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內絕其根,外 作搖頭,又何疑焉?心絕者,真病也。風痙裡痛者。邪氣 也。觀其頭搖。又當明其臧否焉。

瘛瘲

傷寒瘛瘲。何以明之?瘛者,筋脈急也;瘲者,筋脈緩也。 急者則引而縮,緩者則縱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 者,名曰瘛瘲,俗謂若搐者是也。《黃帝內經》曰:「病筋脈 相引而急,名曰瘛。」瘲瘛,謂之契合之契也。行則緩,臥 則緊,從則縱。瘲疾之縱者,謂若放縱之縱也。以急為 瘛,以緩為瘲,理至明矣。瘛瘲者,風疾也,而癲癇則瘛 瘲焉。傷寒瘛瘲者,邪熱氣極也。熱盛則風搏,併經絡, 風主動,故四肢瘛瘲而不寧也。故風溫被火者,曰發 微黃色,劇者如驚癇時瘛瘲,言其熱氣之劇盛也。傷 寒病至於發瘛瘲者,疾勢已過矣,多難可制。《內經》曰: 「太陽終者,戴眼反折,瘛瘲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著身 不流。」是見其瘛瘲為已過之疾也。又有四肢漐,習為 四肢動而不止,似瘛瘲而無力,不得伸縮者也,此為 肝絕。瘛瘲之證雖難已,若能以祛風滌熱之劑,折其 大勢,則瘛瘲亦有生者。若妄灼火,或飲以發表之藥, 則死不旋踵。《經》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不仁

傷寒不仁,何以明之?仁,柔也。不仁,謂不柔和也。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