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1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冷,或躁渴不飲水,雖飲水反不納者,此陰極發躁」,又 當四逆湯加麥門冬、人參、五味,調辰砂末,入蜜以溫 之,不可用寒涼之劑。若誤用之,則渴甚躁急而死。若 非深得仲景之妙,豈能至此?如見病人口不渴者,知 其熱邪未傳於裡,裡無病也。若病人渴欲飲水,便知 熱邪傳裡也。因內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飲 一升,止可一椀,宜少少與之,可令不足,不可令太過。 若恣飲過量,使水停積心下,則為水結胸等證矣。射 於肺為喘為欬;留於胃為噫為噦;澀於皮膚為腫;畜 於下焦為癃,滲於腸間則為利下。皆飲水多之過也, 不可不與,不可強與。《經》云:「若還不與,非其治。」為其津 液枯竭,無由作汗,必加喘渴而死。「強飲須教別病生。」 為其成水結胸、噦、嘔利腫、喘欬、癃閉等證。大抵病人 飲水後。用手按揉心胸脅下。免致停畜為前患也。如 燥渴欲飲啖生冷。宜用梨子、西瓜、甘蔗、白蜜食之。如 瀉利則不可食也。

《持脈手法》

凡持脈之時,必先調平自己氣息,正心誠意以診之, 不可思別事也。男先審左,女先審右。以中指先按手 掌,後高骨下動脈應指,乃關部也。次下前後二指,前 指按寸口,陽也;後指按尺部,陰也。關為陰陽,中為關 界也。若人長則疎排三指,人短則密排三指,人瘦則 肌肉薄,宜輕取;人肥則肌肉厚,宜重取。一呼一吸為 「一息大扺,脈來一息四至為平脈,則無病也。六部之 中,獨大、獨小、偏遲、偏速,此為病脈。凡脈來有力即為 有神,宜攻不宜守;脈來無力即為無神,宜補不宜瀉。 如輕重按之,應指而起,此為有力。如輕按雖應指,而 重按不應指起者,此為無力。」浮中沉六部皆然。大則 病進,小則病退,此指陽證而言。沉伏「病進,遲緩病退」, 此指陰證而言。脈來乍大乍小,乍疎乍數,此為怪脈。 汗下後,脈當安靜,而反躁亂身熱者死。溫後,脈當漸 出,而反歇止者死,泰出者亦凶。傷寒過經,真臟脈見 者死。傷寒見表證而脈伏者,有邪汗也,表解邪自除。 正如欲雨而天鬱熱,晴霽而天反涼。傷寒病後,別無 刑尅證,或昏沉冒昧,脈或伏或靜者,此欲汗也,勿攻 之,當生脈補元氣。元氣復來,一汗而涼,此重陰欲陽 之義,便如久旱將雨,六合陰晦,雨後庶物皆甦,此換 陽吉兆。傷寒腹痛,脈必伏,或吐瀉脫元而無脈者,隨 病而施。將薑汁磨木香調麝香半分,入獨參湯服下。 脈至者生,不至者死。傷寒之脈,陰陽俱調,停無偏勝, 三部同等,脈證皆同,安之兆也。《傷寒》脈無單至,必曰 「浮而弦、浮而數、沉而緊、沉而細」之類,六部皆然。浮沉 之脈,輕重指而取之;遲數之脈,呼吸息數而取之。中 脈者,不輕不重而取之。浮為表,表屬陽;中為半表半 裡,屬陰陽相半。遲為寒,數為熱。傷寒脈來,數大無力, 為陽中伏陰,法當溫補﹔;浮數有力,此為純陽,法當助 陰而抑陽﹔。浮緊有力,此為寒在表,法當發散﹔。沉實有 力,陰中伏陽,法當攻下﹔。沉細無力,此為純陰,法當退 陰而助陽﹔。沉數有力,此為熱邪傳裡,法當清解邪熱。 如浮而遲濇,浮而軟散,凡此皆虛。如浮而緊數,浮而 洪滑,凡此皆實。如沉而細弱,沉而遲伏,凡此皆虛。如 沉而滑數,沉而實大,凡此皆實。脈虛者,正氣自虛,脈 實者,邪氣自實。不實不虛,自為平脈,雖困當愈。但傷 寒初病,先以尺寸斷之。若過經元氣虛,則於關部取 胃氣。凡此數者,脈之真元,醫之切要,得心應指,自然 神效,豈有殘人之生者乎。

《浮中沉三候脈形狀主病》

浮, 初排指於皮膚上,輕手按之則得曰「浮。」此寒邪 初入足太陽膀胱經,病在表之標,可發而去之。雖然, 治之則有二焉﹕,寒傷榮則無汗,法當表﹔;風傷衛則自 汗,法當實表散邪,一通一塞,不可同也。蓋風則傷衛 氣者,氣本屬陽,風亦屬陽,陽則從陽,故傷衛氣。陽主 開泄,皆令自汗,故用辛甘溫之劑,則實表散邪也。其 寒「則傷榮血」者,血本屬陰,寒亦屬陰,陰則從陰,故傷 榮血。陰主閉藏,皆令無汗,用輕揚之劑,以發表散邪, 正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 浮緊有力,無汗,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惡心拘急, 體痛,骨節疼,此為傷寒,邪在表,宜發汗。冬時用麻黃 湯,三時用芎蘇散、羌活沖和湯,類傷寒證者。宜從別 治。

浮緩無力,有汗惡風,發熱,頭痛,惡心,拘急,體痛,腰脊 強,背骨節疼,此為傷風,邪在表,宜實表散邪。冬月用 桂枝湯,三時加減沖和湯;腹痛,小建中湯;痛甚,桂枝 大黃湯。

中 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略重按之而得。是為 半表半裡證。然亦有二焉。蓋陽明少陽二經。不從標 本。從乎中治也。

「長而有力即微洪,此名為陽明胃經。微頭疼身熱目 痛,或眼眶痛,鼻乾不眠無汗,用葛根解肌湯。若渴而 有汗不解,或已經發汗後渴不解者,用人參白虎湯。 無汗不可服此藥,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