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2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湯。劉貴患腹癰,因實作痛,與黃連內疎湯。王州守患 腿癰,膿成作痛,予為刺之。楊千兵母發背腐肉侵蝕 作痛,予為取之,痛即自止。嗟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 損實補虛,此用藥者之繩墨,若專用龍竭生肌,乳、沒 止痛,予恐其功不奏也。

《惡肉論》

「夫惡肉者,腐肉也。大凡癰疽瘡潰後,腐肉凝滯,必取 之,乃推陳致新之意。若壯者筋骨強盛,氣血充溢,真 能勝邪,或自去,或自平,不能為害。若年高怯弱之人, 血液少,肌肉澀,必先迎而奪之,順而取之,是謂定禍 亂,以致太平。設或留而不去,則有爛筋腐肉之患。」如 劉大尹汪太夫人取之及時,而新肉即生,得以全愈。 金工部陸舍人取之稍遲,幾至不救。鄭揮使取之失 期,大潰而斃。予常見腐肉既去,雖少壯者不補其氣 血,尚不能收斂。若怯弱者不取惡肉,不補氣血,未見 其生也。

腫瘍

「腫高,焮痛脈浮者,邪在表也,宜托之。腫硬痛深,脈沉 者,邪在內也,宜下之。外無焮腫,內則便利調和者,邪 在經絡也,當調榮衛。」「焮痛煩躁,或咽乾作渴者,宜降 火。焮痛發熱,或拘急,或頭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大 痛或不痛者,邪氣實也,隔蒜灸之,更用解毒。煩躁飲 冷,焮痛脈數者,邪在上也,宜清之。惡寒而不潰者,氣 實兼寒邪也,宜宣而補之。」「焮痛發熱,汗多大渴,便祕 讝語者,結陽證也,宜下之。不作膿,或熟而不潰者,虛 也,宜補之。」

潰瘍

膿熟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瘀肉不腐者,宜大補 陽氣,更以桑木灸之;膿清或不斂者,氣血俱虛,宜大 補之;膿後食少無睡,或發熱者,虛也,宜補之;倦怠懶 言,食少不睡者,虛也,宜補之;寒氣襲於瘡口,不斂或 陷下不斂者,溫補之;脈大無力,或濇微者,氣血俱虛 也,峻補之;「出血」或膿多,煩躁不眠者,乃亡陽也,急補 之。

作痛

膿出而反痛者,虛也,宜補之。脈數虛而痛者,屬虛火, 宜滋陰。脈數實而痛者,邪氣實也,宜泄之。脈實便祕 而痛者,邪在內也,宜下之。脈濇而痛者,氣血虛寒也, 溫補之。

發熱

脈浮或弱而熱,或惡寒者,陽氣虛也,宜補氣。脈濇而 熱者,血虛也,宜補血。午前熱者,補氣為主;午後熱者, 補血為主。脈浮數,發熱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脈 沉數,發熱而痛者,邪在內也,宜下之。

作渴

尺脈大或無力而渴者,宜滋陰降火。上部脈沉實而 渴者,宜瀉火。上部脈洪數而渴者,宜降火。胃脈數而 渴者,宜清胃。火氣虛不能生津液而渴者,宜補中氣。 脈大無力或微弱而渴者,宜補氣血。膿血大泄,或瘡 口出血而渴者,大補氣血。如不應,急用獨參湯。

作嘔

喜寒惡熱而嘔者,宜「降火」;喜熱惡寒而嘔者,宜養胃 氣。脈實,便祕而嘔者,宜瀉火。脈細,腸鳴,腹痛,瀉而嘔 者,托裏溫中。

便祕

脈沉實而祕者,火在內也,宜泄之。脈濇而祕者,屬血 少,宜養血。脈浮而祕者,屬氣虛,且補氣。脈浮濇而祕 者,氣血俱虛也,宜補氣血。

疔瘡

「脈浮數者散之。脈沉實者下之。表裏俱實者,解表攻 裏。痲癢或大痛及不痛者,并灸之,更兼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