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經久不消,內潰不痛者,宜燔針開之。若治咽喉之患, 當用三稜針。若丹瘤及癰毒,四畔焮赤,疼痛如灼,宜 用砭石去血,以泄其毒,則重者減,輕者消。如洪氏室 患腹癰,膿脹悶瞀,以鈹針剌膿出即蘇。一人患囊癰, 膿熟腫脹,小便不利幾殆,急針之,膿水大泄,氣通而 愈。大抵用針之法,迎而奪之,順而取之,所謂「不治已 成治未成」,正此意也。今之患者,或畏針而不用醫者 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針,遂至膿已成而不得潰,或得 潰而所傷已深矣。卒之夭枉者,十常八九,亦可悲矣。 《經》曰:「天溫日明,則人血淖溢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 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濇而衛氣沉,是以因天時 而調血脈也。」故凡遇天寒水冰,或陰氣凝滯之時,欲 行鍼刺,則先當溫衣覆蓋,或以艾葉炒熱,或熱鹽熱 衣類,先熨其處,務令血脈溫和,而後刺之,則血瀉氣 行,其病立已。若血寒脈濇,遽爾用針,則邪毒不瀉,徒 傷良肉,反以益其病也。

導引

《保生祕要》曰:「諸毒瘡腫導引法,以兩手交叉抱頸,以 左右肩一上一下,用意使氣血和暢,內息綿綿,週身 得汗,毒自化解。」

《運功》:「瘡癤氣澀於皮膚,疽毒皆發於臟腑。患在前歸 元發引,患在背起艮行庭,瘡癤之疾,隨手可運,毛竅 發散,腫毒之憂,得力通關,逐出大腸,繞患處著意為 之。」

毒初起時,先於患處內小圈而至大圈,復用水以洗 之。或毒成不散,則自內裏用意以火攻出。待出膿後, 則自外大圈旋轉至小圈,仍用水而收口。

醫案

李杲《十書》曰:「元好問飲酒太過,脈候沉數,九月間,腦 下項上出小瘡,不痛不癢,如白頭瘡。凡四日後,腦項 麻木,腫勢外散,熱毒焮發。又二日,痛大作,夜不得寐, 醫處以五香連𧄍湯,後再邀予診視,云:膏粱之變,不 當投五香連𧄍湯,已無及矣。且疽已八日,當先以火 攻之,然後用藥,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攻之,百壯始」 覺痛,次為處方,是足太陽膀胱之經。其病逆,當反治。 脈中得弦緊,按之洪大而數,又且有力,必當伏其所 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則同,其終則異,必先歲氣,無伐 天和。以時令言之,可收不可汗。經與病俱禁下法當 結者散之,鹹以軟之。然寒受邪而禁鹹,遂制黃連消 毒飲,治之而愈。

《丹溪心法》曰:「一男子年五十餘,形實色黑,背生紅腫, 近胛骨下痛甚,脈數而洪緊,食亦嘔,正冬月與麻黃 桂枝湯,加酒黃蘗、生附子、䒷蔞子、甘草節、羌活、青皮、 人參、黃芪、半夏、生薑,六貼而消,此非內托之意歟? 嘗治一婦人,年將七十,形實性急而好酒,腦生疽十 五日,脈弦緊急且濇。予急用大黃酒煨細切,酒拌炒 為」末,又酒拌炒人參,入薑煎調一錢重,又兩時再與, 得睡而上半身汗,睡覺病已,此亦內托之意也。 東陽李兄,年踰三十,形瘦膚厚,連得憂患,又因作勞, 且過於色,忽左腿外廉側上發一紅腫,其大如粟,一 醫聞其大腑堅實,與承氣湯二貼下之不效。又一醫 教與大黃、硃砂、生粉草、麒麟竭,又二三貼,半月後,召 余視之,曰:「事去矣。」又一李兄,四十餘,面稍白,神甚勞, 忽脅下生一紅腫如桃。一人教用補劑,眾笑且排,於 是以流氣飲、十宣散雜進之。旬餘後,召余視之。余曰: 「非惟不與補劑,抑且多得解利,氣血俱憊,難矣。」已而 果然。

一男子年近六十,形素肥,初夏於左膊外廉側生一 核,方圓二寸餘,不甚痛,召余治,診其脈息,緩大而弱。 余曰:「此因憂悶而生,當氣升散之時,須急與人參膏 五六斤,又看作何應。」病家召他外科,以十宣散五六 貼而瘡甚。余曰:「此大虛也,勿以輕小視之。」病家不信, 一外科仍以十宣散進之,又五六貼,瘡平䧟出清水 而死。此可為因虛而生癰疽者之例。

一老人年七十,患背疽,徑尺餘,已雜與五香《十宣》數 十貼,膿血腥穢,嘔逆不食者旬餘。病人自去,喫內托 散,膈中不安。且素有淋病三十年,今所苦者,淋之痛, 與嘔吐不得睡而已。急以參、芪、歸、朮煮膏,以牛膝湯 入竹瀝飲之,三日後盡藥一斤半,淋止思食,七日後 盡藥四斤,膿自湧出而得睡,又兼旬而安。

一男子,年六十餘,性好酒肉,背疽見膿,嘔逆發熱,蓋 其得內托《十宣》多矣。醫以嘔逆,於嘉禾散中加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