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子,兩月而愈。此人後患濕氣,遂為痼疾。凡瘡膿血去 多,瘡口雖合,尤當補益,務使氣血平復,否則更患他 證,必難治療。慎之!

一婦人患臂癰,瘡口紫陷,膿清不斂,彼以為毒未盡, 欲服攻毒之劑。予謂:「瘡瘍之證,腫起堅硬,膿稠者實 也;腫下輭慢,膿稀者虛也。」遂用附子餅灸之,及飲十 全大補湯百劑始愈。

「一婦人患附骨癰,久而不斂,致腿細短輭,脈來遲緩, 以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杜仲及附子餅灸之,兩月餘 而愈。凡膿潰之後,脈澀遲緩者易愈,以其有胃氣故 也。脈來細而沉時直者,裏虛而欲變證也。若煩痛尚 未痊也,洪滑粗散者難療,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 一男子風襲瘡口,牙關緊急,腰背反張,以「玉真散」一 服而愈,仍以托裏藥而斂。

一男子患癰將斂,遍身作痒,脈浮,以「消風散」二服而 止,更以托裏藥而愈。

一男子肩下患疽已數日,漫腫微痛,頭甚多,皆如粟 許,色不變,不起發,此氣血虛也。診其脈果然。先以「仙 方活命」二劑,殺其大勢,更以托裏藥而起發,瘡頭雖 潰,但流血水,氣血尚虛,不能為膿也。彼欲服「太乙錠 子」,予謂此藥止能攻毒,不能托裏,彼不深信。至四次 飲食不進,瘡色黑陷,吃逆不絕,胃氣虛極也,不治。強 投溫中健脾之劑。不應而死。

一男子近脅患疽,腫而不潰,投大補之劑,潰而已愈, 後患弱證而歿。

一男子腰中患疽,發而不潰,其氣血止能起發,不能 培養為膿也,投大補藥數劑而潰,又數劑,膿出尚清, 乃服參芪歸朮膏斤餘,膿少稠;數斤膿漸稠,肌肉頓 生。凡大癰疽,藉氣血為主。若患而不起,或潰而不腐, 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氣血之虛也,宜大補之,最 忌攻伐之劑。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而不能禁止 也。若潰後發熱作渴,脈大而膿愈多,屬真氣虛而邪 氣實也,俱不治。常見氣血充實之人患瘡,皆腫高色 赤,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於收斂。怯弱之人,多不起 發,不腐潰,及難於收斂。若不審察而妄投攻劑,虛虛 之禍不免矣。及患後,當調養。若瘰𤻤流注之證,尤當 補益也。否則更患他證,必難措治,慎之。

一男子肩患毒,腫硬作痛,惡證迭見,用白礬末三錢 糊丸,以蔥頭七莖煎湯送下,腫痛悉退,再服諸證亦 退,更以仙方活命飲二劑,出水而消。此《祕方》名「千金 化毒湯」,本礬末蔥湯調服,因末難服,故易為丸。 一男子胸患癰,焮痛煩躁,發熱作渴,脈數而實,時季 冬。予謂此熱毒內畜也,須捨時從證,欲治以內疏黃 連湯。彼以時當隆冬,乃雜用敗毒藥愈熾,仍求治。投 前湯二劑後,去二次,諸證悉退。以金銀花散加連、𧄍、 山梔四劑,出水而消。大抵證有主末,治有權宜。治其 主則末病自退,用其權則不拘於時,泥於守常,必致 病勢危甚。況雜用攻劑,動損各經。故丹溪云:「凡瘡發 於一經,只當求責本經,不可干擾餘經。」羅謙甫云:「守 常者,眾人之見;知變者,智者之事。知常而不知變,細 事因而取敗者多矣。」

一上舍,年踰四十,因怒脅內作痛不止,數日後,外結 一塊三寸許,漫腫,色不赤,按之微痛,余謂怒氣傷肝, 致血傷氣鬱為患,以小柴胡湯對四物,倍用芎、歸、黃 芪、貝母、肉桂治之。彼謂丹溪云:「腫瘍內外皆壅,宜托 裏表散為主。」又云:「凡瘡未破,毒攻臟腑,一毫熱藥,斷 不可用。」況此證為氣血凝滯,乃服流氣飲愈虛,始信 而復求。始視之,虛證併臻。診之,胃氣更虛,彼欲服余 前藥,余謂「急者先治」,遂以四君子湯加酒炒芍藥、炮 乾薑,四劑少安。更加當歸,又四劑胃氣漸醒。乃去乾 薑,又加黃芪、芎、歸、肉桂,數劑瘡色少赤,并微作痛。又 二十餘劑而膿成。針之,卻與十全大補湯。喜其謹疾, 又兩月餘而瘳。夫氣血凝滯,多因營衛之氣弱,不能 運散,豈可復用流氣飲以益其虛?況各經血氣多寡 不同,心包絡、膀胱、小腸、肝經多血少氣,三焦、膽、腎、心、 脾、肺少血多氣,然前證正屬膽經少血之臟,人年四 十以上,陰血日衰,且脈證俱屬不足,腫瘍內外皆壅, 宜托裏表散為主,乃補氣血藥,而加之以行散之劑, 非專攻之謂也。若腫焮痛甚,煩躁脈大,辛熱之劑,不 但腫瘍不可用,雖潰瘍亦不可用也。凡患者須分經 絡氣血,地部遠近,年歲老幼,稟氣虛實,及七情所感, 時令所宜而治之。常見以流氣、十宣二藥,概治結腫 之證,以致取敗者多矣。

一婦人瘡潰後,吐鮮血三椀許,余用獨參湯而血止, 用四君、熟地、芎、歸而瘡愈。此血脫補氣,陽生陰長之 理也。若用涼血降火沉陰之劑,脾土生氣復傷,不惟 血不歸源,而死無疑矣。

一武職患腦疽,內潰熱渴,頭面腫脹如斗,胸背色焮 如塗丹,煩熱便祕,此表裏俱實,若非苦寒之劑,內疏 外泄,則不救。遂針周項出膿,及用清涼飲一劑,加大 黃五錢,再用消毒散而痊